因為羽絨與羽絨之間有相互的空隙,能夠形成一層與外界相隔的保暖層。羽絨很軟很輕,相互之間的空隙有一定量的空氣,由於空隙很小,造成其間的空氣對流較果不好,使得外面的冷空氣不容易到達到裡面。相反,裡面的熱空氣也不容易到外面。從而使得溫度得到保持。其實不僅是羽絨,一些毛類也可以達到這種較果。
羽絨的優勢:
1、熱傳導率:
熱量傳遞有三種方式,熱傳導、對流傳導和輻射傳導,我們日常保暖就是為了阻礙熱傳導,熱傳導率越低,熱量被牢牢鎖在身體周圍,保暖性就越好。羽絨最低(5.93),羊毛比羽絨高15%(7),棉花比羽絨高40%(9.72)。
2、保溫率 :
羽絨為81%,羊毛略低為75%,棉花只有63%!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越到寒冷的地方,羽絨服越受歡迎。
3、蓬鬆度:
同樣1立方厘米的纖維材質,如果膨脹後的體積越大,說明它越蓬鬆,蓬鬆度越高就能鎖住越多的空氣,保暖性越好。羽絨展開後的體積可以高達383立方厘米,是羊毛(101立方厘米)的三倍、棉花(77立方厘米)的五倍。
4、重量:
羽絨重量最輕,1立方厘米的羽絨重量僅1.14g,羊毛是1.32g,棉花為1.54g,比羽絨重35%!所以古人描述「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5、吸濕性:
一個成年人正常一晚上散發的汗水是100g,羽絨作為動物性的纖維,有非常多三角形氣孔並表層含有防水油脂,能迅速吸收人體汗液並發散,保持被子的潔凈和人體乾爽,羽絨吸濕性能比羊毛高15%,比棉被高50%。睡眠不盜汗、被子不板結、長期使用還可以防風濕等。
(1)羽絨服保暖的物理實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不是越重羽絨就越多
檢測人員拆解了一件羽絨服,裡面的填充物除了羽絨,還有羽毛、毛片、雜質等。充絨量的檢測就是要把羽絨和這些填充物分離開。對分離出的羽絨進行稱量,得出的重量就是羽絨服的充絨量。「一般來說,一件羽絨服里不是只有羽絨。」充絨量反映了羽絨服中有效羽絨的多少。
另外,羽絨服的重量還和羽絨服使用的面料有關。因此,羽絨服的重量不等於充絨量。也就是說,並不是羽絨服越重,裡面填充的羽絨就越多,因此,不能用羽絨服的重量來簡單判斷羽絨服的保暖性能。
蓬鬆度是國際上衡量羽絨製品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有不少消費者認為,羽絨服的羽絨越多,保暖效果就越好。「這是一個消費誤區。」羽絨服的充絨量和含絨量代表了羽絨的「量」,而羽絨服的蓬鬆度才是決定羽絨質量中「質」的關鍵。
一件羽絨服的蓬鬆度越高,羽絨服內存儲的空氣就越多,這樣就可以有效阻止羽絨服內外的空氣流通。
從檢測經驗來看,羽絨服的蓬鬆度與羽絨服的厚薄無關。一件厚重的羽絨服,蓬鬆度可能不達標;一件輕薄的羽絨服,蓬鬆度的數值也可能表現突出。「蓬鬆度高的輕薄羽絨服也很保暖。」在充絨量、羽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蓬鬆度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性能越好。
含絨量體現的是羽絨服中絨朵的含量。一般來說,絨朵是一件羽絨服中最保暖的部分。不少消費者認為,羽絨服含絨量達到100%,就是好貨。「這又是一個消費誤區,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可能達到100%。」何勇表示,如果一件羽絨服標明「含絨量100%」,那就是在欺騙消費者。
從檢測實驗的結果來看,即便是使用了最優質的羽絨,當中也會既有絨朵,又有絨絲。所以,不可能出現含絨量100%的羽絨服。一般來說,羽絨服的含絨量越高越好,含絨量達到95%左右,就已經是很優質的羽絨了。
❷ 冬天穿羽絨服為何會很暖和這里邊有哪些科學道理
羽絨服可以抵禦嚴寒,防止冷空氣進入身體。羽絨服裡面的羽絨與身體接觸傳熱較快,可以保護身體溫度,具有遞熱原理。
❸ 為什麼羽絨可以保暖怎樣進行保暖
由於羽絨是一種動物性蛋白質纖維,羽絨球狀纖維上密布千萬個三角形的細小氣孔,能隨氣溫變化而收縮膨脹,產生調溫功能,可吸收人體散發流動的熱氣,隔絕外界冷空氣的入侵。
從蓬鬆度的檢測上來分析,羽絨比蠶絲,棉花等保暖材料都要高一個等級,比如最低標準的450度蓬鬆的90鴨絨也要比蠶絲和棉花蓬鬆好,所以羽絨單純作為一個保暖材料,它的經濟價值遠遠高於其他保暖材料
羽絲絨柔軟纖細如天然羽絨,具有極佳的手感和保暖性,纖細緻密的纖維層能鎖定空氣,產生穩定的靜止空氣層,起到保暖防寒之功效。充分的加硅處理和適度的捲曲使纖維有良好的手感,纖維長期使用後也不會相互纏結,仍保持優良的蓬鬆性。
其保暖性和蓬鬆性也可與天然羽絨媲美,同時它的化學纖維的本性又賦予它不霉變生蟎、易水洗易儲存的優勢;羽絲絨纖維細密度是市面上常見的四孔七孔等纖維的幾分之一;
羽絨是長在鵝、鴨的腹部,成蘆花朵狀的絨毛,成片狀的叫羽毛。由於羽絨是一種動物性蛋白質纖維,比棉花(植物性纖維素)保溫性高,且羽絨球狀纖維上密布千萬個三角形的細小氣孔,能隨氣溫變化而收縮膨脹,產生調溫功能,可吸收人體散發流動的熱氣,隔絕外界冷空氣的入侵。
❹ 羽絨服為什麼能保暖
原因:
因為羽絨能聚集空氣,羽絨服本身並不產生熱能量。
羽絨是雲朵狀結構的,每一朵羽絨是由羽核和羽絲組成。羽絲非常的微細而纖長,羽絨的每根羽絲是由成千上萬個微小的鱗片疊加而成的。這些鱗片都是中空的。這就意味著,這些微小的空隙中都貯存了大量靜止的空氣。空氣的導熱系數和眾多的服裝面料比起是最低的。
一件填滿了羽絨的羽絨服就會鎖住一層厚厚的空氣。這層空氣就會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可以把身體釋放出來的熱量鎖在羽絨服的空氣中,而外面的冷空氣又因為這層空氣進不來。這就是羽絨服的保溫原理所在。因此我們說,羽絨服中真正起到保暖作用的不是羽絨而羽絨服中的空氣。
(4)羽絨服保暖的物理實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羽絨服的優點:
1、質量輕:一件用尼絲紡做表面面料,用羽絨做填充物上衣,總重量500~1000克之間,是其他禦寒服重量的1/6至1/2。
2、質地軟:羽絨柔軟,用作衣服絮料,穿著舒適。
3、保暖性好:不易發生纖維板結現象,絨毛本身的結構跟特性可以抓住許多空氣,而羽絨之間又組成更多不規則(也就更不容易流動)的空間,十分符合保暖所需的物理特性。
❺ 從物理學角度解釋棉襖和羽絨服是怎麼達到保暖效果的
棉襖和羽絨服有效減緩了空隙間的空氣流動,較大程度上減少了人體熱量的散失,而達到保暖。
❻ 羽絨服為何能保溫(從傳熱學的角度分析)
羽絨服的保暖功能,就是阻止人體的體溫往外傳,以及外面的寒冷往裡傳。通過絨朵之間數不清的微孔與間隙中儲存了大量的空氣,形成天然保暖層,來降低人體周圍冷空氣的流通,達到保溫的效果。
所以羽絨服內空氣越多,保暖性就越好。簡單來說保暖的基本原理,就是阻擋熱量的傳導,無論是由里而外,還是由外往裡。
(6)羽絨服保暖的物理實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款羽絨服保暖性好不好,自然和裡面填充的羽絨的好壞分不開關系。決定一件羽絨服的品質,主要是看這款羽絨服以下四個指標:羽絨品質、含絨量、充絨量和蓬鬆度。
羽絨品質指的是羽絨服填充物的質量,質量不同品質不同,價格也不同。大多數羽絨服填充的基本上是鴨絨或者鵝絨。這兩種絨料細分下去可以分為白鴨絨、灰鴨絨、白鵝絨和灰鵝絨。
❼ 羽絨為什麼能保暖
羽絨是最好的保暖材料,其在保暖性能上有著很多的優點,而且尤其是在嚴寒的環境中,羽絨服可以說是最好的保暖衣物了。那麼,為什麼羽絨是最好的保暖材料?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
2、羽絨的導熱系數非常低。我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所有纖維都有導熱功能,如果導熱性能高,那被子肯定就不會那麼保暖。通過羽絨與羊毛導熱測試結果發現,羽絨的導熱系數為0.06293W/m·℃,比羊毛低60%以上,所以比羊毛更保暖。
3、羽絨的彎曲恢復性能好。經過研究發現,羽絨纖維絨小枝和節點較短小,雖然壓縮後沒有羊毛回彈快,但是只要在外力輕微攪動下,纖維間絨枝和節點會迅速分開,纖維恢復到自然分離狀態。簡單地說,如果羽絨被壓縮了,只要抖一抖就能馬上恢復。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羽絨保暖的原因。
❽ 從物理的角度解釋羽絨服為什麼輕
摘要 羽絨服都是由質量很輕的羽絨做成,羽絨質量特別輕,所以羽絨服質量特別輕
❾ 物質的物理屬性 為什麼羽絨服會是天然纖維中最為保暖的材料呢由於羽絨球狀纖維上密布數以萬計的細小氣孔
羽絨製品有以下特性:
1.保暖性能強:鵝,鴨在嚴冬依然暢游不致凍死,是因為身上有一層羽絨.羽絨的纖維是中空的管子,管壁很薄,眾多絨絲聚集在一起屬於立體形,,形成一層保溫防寒網,使體溫不易散發,外界寒氣不易侵入.因此,用羽絨作填充料做成的製品其保暖性能是其他填充料無法比擬的.
2.輕便柔軟:俗話說"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可見羽絨具有輕,柔的天然特性,因此穿,蓋羽絨製品是感到輕松,柔軟,舒適,也便於收藏和攜帶.
3.蓬鬆力強:羽絨纖維結構特殊,成形自然立體,因此羽絨製品不易皺,穿著自然.
4.乾爽:能吸收人體排出的汗並快速地將其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