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鵝絨羽絨服能抗-10度以上的溫度。
一般來講,含絨量以70%及以上的為宜,含絨量低於50%就不能稱其為「羽絨服」了。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含絨量越高保暖性也越好,價格當然也越高。充絨量的多少涉及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應根據自己穿著的需要來確定。
高檔次羽絨服一般選用90%以上的白鵝絨或90%以上的白鴨絨,真正的90%以上的羽絨服保暖性很強,蓬鬆度也很高,羽絨服穿著又輕又舒適。一般使用含絨量90%羽絨,充絨量230g~320g(根據商品尺寸)的羽絨服才適應在北方零下20度~零下30度左右的環境。
羽絨服的優點:
1.質量輕:一件用尼絲紡做表面面料,用羽絨做填充物上衣,總重量500~1000克之間,是其他禦寒服重量的1/6至1/2。
2.質地軟:羽絨柔軟,用作衣服絮料,穿著舒適。
3.保暖性好:不易發生纖維板結現象,絨毛本身的結構跟特性可以抓住許多空氣,而羽絨之間又組成更多不規則(也就更不容易流動)的空間,十分符合保暖所需的物理特性。
㈡ 羽絨服蓬鬆度600能抗多少度
600蓬羽絨服一般適合零度到零下7度的天氣,具體的還要根據每個人的抗寒程度決定。
蓬鬆度是是衡量羽絨保暖的一個重要指標,他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的羽絨所佔單位體積的數值,比如30克羽絨佔700個單位體積,那麼我們就稱它為700蓬。蓬鬆度越高,說明在同樣重量的情況下,它的保溫和隔熱效果越好。所以在同樣的保溫效果下,800蓬鬆度的羽絨服比700蓬鬆度的肯定要輕薄。
羽絨服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在清洗羽絨服前查要看羽絨服內標,這里有保養和洗滌的說明。通常內標會標明要求手洗、切忌乾洗,因為乾洗時使用的葯水會影響羽絨服的保暖性,還會導致羽絨服面料老化。而機洗則極易導致羽絨薄厚不均,使衣物走形,影響美觀和保暖性。
如果沒有中性洗滌劑,而只能用洗衣粉來清洗羽絨服時,一定要注意洗衣粉的量,不能濃度過高、難以漂洗。在漂洗時盡量多幾次,減少羽絨內的鹼性殘留物。這里也有個小方法能中和鹼性洗滌劑,可在漂洗兩次之後,在溫水中加入兩小勺食醋,再將羽絨服浸泡一會兒漂洗。
㈢ 輕薄羽絨服能抗幾度
建議你參考一下羽絨睡袋使用的溫度啊,一般情況,春秋款是0-15,秋冬款是-5-10,冬款是--12-0,當然不同品牌的充絨量也不同,抵禦溫度也不同,你可以自己看看啊。
而且每個人怕冷程度不一樣,這個真的不好評價,如果你是看上了優衣庫輕羽絨服,擔心買了穿著太冷,可以問問周圍的朋友這件衣服暖不暖和。
㈣ 羽絨服幾度穿合適
羽絨服沒有限定多少度穿,天氣冷了就可以穿了。
常溫下,五度至十度不會有太過異樣的感覺。十度至十五度會微熱。一般說來,天氣冷了,就可以穿了。並沒有限定是零下多少度,或者說具體的溫度,但是根據不同的氣溫還可以建議一些適穿的款式。零下十度一下就最好選擇一些長款的羽絨服。
在保護上肢的溫暖之外,也讓自己的腿得到保護,避免凍傷腿腳這樣的事件發生。中款在零度到零下十度來穿著比較合適,而且時尚,修身款式更是冬季展現女性魅力曲線的利器。短款羽絨服一般不建議零下穿著,若是一定要選擇短款,那麼選擇一些加厚版的短款。
天氣冷穿的衣服
打底:保暖內衣、薄打底衫、打底毛衫;
褲子:牛仔褲、休閑褲、打底褲、鉛筆褲;
鞋子:短靴、高筒靴、棉鞋。
㈤ 羽絨服一般可以抵抗多少的溫度
羽絨服的厚薄、大小、材料千差萬別,在羽絨服里邊穿的內衣也各有不同,飢餓和飽食狀態下人的抗寒能力也不相同,在那麼多的條件不確定的情況下,很難說一個人究竟能耐受多低的極限溫度。估計也就零下十幾度吧
㈥ 羽絨服適合多少度穿
通常125克羽絨服適合5至12度穿著。
180-250g級別充絨量,也是我們日常較多人穿的羽絨服級別,適合氣溫-20°至-5°之間。酷寒級別(-30°至-15°) ,一般充絨量200-300g。還有,極限級別(-50°至-20°),適合南、北極,攀登雪山等特殊極限用途的,充絨量在300g以上。
充絨特點
羽絨是非常不容易發生纖維板結現象的,因此羽絨在被面料包圍時,會形一個個成立體盒狀結構和雙層夾片結構的小空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充絨結構。
對於立體盒狀結構,它的優點就在於羽絨分布均勻,不會有冷橋效應,但是製作工序復雜,並且羽絨服裝的重量也會大大增加;而雙層夾片結構的優點在於衣服的重量輕盈,但是在縫合的位置容易出現缺絨的現象,易被風吹透,因此一般用在內穿羽絨服中。
一件羽絨服的結構空間越小,就說明充絨量越多或者羽絨分布越均勻,但各種結構都存在一定的優點與缺點,所以不同結構適用於不同穿著方式的羽絨服。
㈦ 650蓬羽絨服能抗幾度
零下20度左右。
羽絨服(down coat)內充羽絨填料的上衣,外形龐大圓潤。羽絨服一般鴨絨量佔一半以上,同時可以混雜一些細小的羽毛,將鴨絨清洗干凈,經高溫消毒,之後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絨服了。羽絨服保暖性最好。多為寒冷地區的人們穿著,也為極地考察人員所常用。
特點
羽絨服有重量輕、質地軟、保暖好的特點。一件用尼絲紡做表面面料,用羽絨做填充物上衣,總重量500~1000克之間,是其他禦寒服重量的1/6至1/2。
因羽絨柔軟,用作衣服絮料,穿著舒適。羽絨不易發生纖維板結現象;面料多採用高密度的塗層織物,能保持衣內有較多的空氣,保暖性能好。
㈧ 250克鴨絨羽絨服能抵抗多少度
250克鴨絨羽絨服能抵抗-15°到-30°。
一般充絨量180-250g,是日常較多人穿的,適合氣溫-20°至-5°之間。酷寒級別(-30°至-15°),一般充絨量200-300g。還有,極限級別(-50°至-20°),適合南、北極,攀登雪山等特殊極限用途的,充絨量在300g以上。所以應根據自己穿著需要來確定。
含絨量和充絨量的區別
含絨量是指一件羽絨服中,羽絨佔全部填充物的百分比。如果一件羽絨服的含絨量是90%,就說明羽絨佔到填充物的90%,剩下10%是羽毛。
一般來講,含絨量以70%及以上的為宜。如果含絨量低於50%就不能稱其為「羽絨服」了,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含絨量越高保暖性也越好,價格當然也越高。高檔次羽絨服一般選用90%以上的白鵝絨或90%以上的白鴨絨,真正的90%以上的羽絨服保暖性很強,蓬鬆度也很高,羽絨服穿著又輕又舒適。
㈨ 蒙口羽絨服抗寒多少度
蒙口羽絨服抗寒零下40度,保暖的同時又不顯臃腫。
衡量一件羽絨服的保暖性,一般從填充物 、含絨量和蓬鬆度3個方面來判斷。而Moncler羽絨服的優勢就在於它把這3個衡量羽絨服好壞的標准,變成了自己的強項。
Moncler對於羽絨服的製作要求非常嚴苛。要求所有的羽絨服填充物都為鵝絨,並且還是極為珍貴的「四片鵝絨」,其含絨量以「90%的絨、10%的羽」為標准。
羽絨服的填充物和含絨量,決定了其蓬鬆度和保暖性。在這種嚴格標準的情況下,保證了蒙口羽絨服穿著保暖且輕便,看起來不會顯得特別寬大臃腫,影響整體美感。
相比之下,加拿大鵝就稍遜一籌。
加拿大鵝選用的填充物以鴨絨為主,只有少量鵝絨,在保暖性上就不及蒙口Moncler,並且穿起來臃腫肥大。
(Moncler)名字就來自於Monestier de Clermon的縮寫。
是一家總部位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專門從事生產戶外運動裝備的著名品牌。
Moncler品牌名來自於小鎮Monestier de Clermon的縮寫。
Moncler的故事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品牌具有傳奇歷史,時至今日,Moncler在戶外羽絨服業界中,成為首屈一指的國際頂尖品牌。
㈩ 140g充絨量羽絨服能抵抗幾度
能抵抗到10~12度。在東北140g的羽絨服也就是剛入冬的時候穿的,能抵抗到10~12度,因為東北天氣非常的冷,這個溫度穿出氣中午還可以,晚上就有點兒涼了,薄羽絨服太冷了穿是不行的,在石子12度的時候穿上還是可以的,再冷點兒就不能穿了。
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
充絨特點
羽絨的充絨結構特點決定羽絨服保暖而輕盈的特徵。
羽絨是非常不容易發生纖維板結現象的,因此羽絨在被面料包圍時,會形一個個成立體盒狀結構和雙層夾片結構的小空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充絨結構。
對於立體盒狀結構,它的優點就在於羽絨分布均勻,不會有冷橋效應,但是製作工序復雜,並且羽絨服裝的重量也會大大增加;而雙層夾片結構的有點在於衣服的重量輕盈,但是在縫合的位置容易出現缺絨的現象,易被風吹透,因此一般用在內穿羽絨服中。
一件羽絨服的結構空間越小,就說明充絨量越多或者羽絨分布越均勻,但各種結構都存在一定的優點與缺點,所以不同結構適用於不同穿著方式的羽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