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意見: 你好,你所說的子宮切除後一般來說穿休閑褲子比較好
⑵ 切除子宮後要注意穿衣服
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腫瘤。常見的表現有子宮出血、疼痛、腹部包塊、鄰近器官的壓迫症狀、白帶增多、貧血和心臟功能障礙等。一部分患者並無症狀,常在婦科普查時才發現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為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多見於30-50歲,根據肌瘤所在子宮肌壁的部位不同可分為壁間、漿膜下、粘膜下及闊韌帶內肌瘤。 治療: 如果肌瘤較小,無症狀,也無並發症及變性者,一般不需要治療。尤其是接近絕經年齡者,因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即自然萎縮或消失,只需定期(3~6個月)復查即可。如復查發現肌瘤增大或症狀明顯時,再考慮進一步治療。 二、手術治療: (一)子宮切除術,適用於子宮>3個月妊娠子宮大小、肌瘤雖不大但症狀明顯,或肌瘤增長快不能排除惡性者; (二)肌瘤剝除術:適用於35歲以下、未婚、或未生育患者; 三、葯物治療:用於肌瘤較小、症狀不著,近絕經期或全身情況不能耐受手術者。 (一)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酮; (二)孕激素類。 ①炔諾酮,用於要求生育的患者; ②甲孕酮、甲地孕酮、炔諾酮,任選其中之一; ③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 預防: 患有子宮肌瘤者,應定期檢查,如3~6個月作一次B超或婦科檢查。如果年齡較大的婦女,肌瘤在短期內迅速增大或絕經後又有陰道流血應警惕是否發生肉瘤變性。月經過多者應積極糾正貧血,預防貧血性心臟病、心肌退行性病變的發生。 葯物治療子宮肌瘤 何性祥主任醫師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盆腔良性腫瘤。據統計,35歲以上婦女每5人中大約就有1人患子宮肌瘤。在治療上,醫生根據病員年齡、肌瘤大小、經量多少、生育情況等因素來決定採用手術治療或非手術治療(中葯、西葯、中西葯物結合或觀察)。患者一般都希望能找到不用開刀的有效療法。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答案是肯定的。 49歲的黃女士3年前發現子宮肌瘤,至去年底經B超檢查已增大到51×53×59mm大小。3年來伴有經量多、月經周期紊亂、貧血;平時頭昏、乏力、打不起精神。用過丙酸睾丸酮、三苯氧胺,效果不明顯。有醫生建議手術,黃女士不願手術,前來筆者處就診。經米非司酮治療3個月,B超復查,子宮肌瘤體積已縮小一半。病員面色紅潤,貧血症狀改善,紅血球、血色素恢復正常。黃女士在萬分高興之餘,不禁要問,為什麼米非司酮有這么良好的療效呢? 這還得由子宮肌瘤的發病機理談起。既往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生和雌激素有關,因而用雄激素丙酸睾丸酮治療,予以對抗;或用雌激素受體阻滯劑三苯氧胺來減少雌激素對子宮肌瘤的作用,但這些葯物效果並不盡如人意。1983年Filicori創用GnRH-a(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子宮肌瘤。其機理是通過一系列葯理連鎖作用,造成性腺功能低下(其低雌激素環境類似葯物性切除卵巢),及子宮和肌瘤血流量減少,最後使肌瘤縮小。此葯縮小子宮肌瘤作用明顯,是以往葯物難以比擬的。但由於此葯價格貴,且需每日肌肉注射,治療期長達3-6個月,限制了其廣泛使用。近些年來,隨著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生和孕激素也有關。根據這一機理,1993年Murphy首先把孕激素受體阻滯劑Ru486(國內葯名米非司酮)用於治療子宮肌瘤,以阻斷孕激素對子宮肌瘤的作用,取得了滿意效果。據最近文獻報道,米非司酮和GnRH-a比較,其縮小子宮肌瘤的療效相仿,但其副反應輕且發生率低,停葯後子宮肌瘤復發率也較後者低。此葯為片劑,每日口服1次即可,價格也低廉,這些優點使此葯易於為病員接受,易於推廣。 臨床上採用此葯表明,用葯後肌瘤都有不同程度縮小,貧血症狀消失,紅血球、血色素指標均恢復正常。此葯治療子宮肌瘤特別適用於下列兩種情況:第一種,更年期婦女患子宮肌瘤者,用葯後可縮小子宮肌瘤,有些專家認為尚有提早進入絕經期的作用。對同時伴有更年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者更可說是一葯三得,用葯後絕大多數病員當月就停經,使出血止住(療程結束後,一般在六周內恢復月經)。第二種,患巨大子宮肌瘤伴嚴重貧血者,手術前用此葯使肌瘤縮小,易於子宮手術切除,減少術中出血,從而可使手術中不輸血或少輸血。對不孕原因系子宮肌瘤引起者,用葯後使肌瘤縮小,可作單純子宮肌瘤剔出術,保留子宮,為生育創造條件。 自米非司酮用於治療子宮肌瘤以來,有相當一部分病員免去了手術之苦,但此葯必須在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指導下選擇使用。在臨床應用中必須嚴格、仔細地掌握其適應症及禁忌症。伴有哮喘,心絞痛、潰瘍性結腸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等病情者禁用。 免費醫院網天天健康報編輯部 www.cmn.com.cn 2000/12/28 子宮肌瘤 本病是一種好發於中年婦女的生殖系統疾病,且是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子宮肌瘤最主要的症狀是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月經周期縮短。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於中年婦女。這種腫瘤相對於惡性腫瘤來說,生長很緩慢,不會擴散和危及生命。有的子宮肌瘤幾年內可能會長到柚子那麼大,有的則在很多年以後,仍然只有青豆那麼大。 子宮肌瘤根據生長的部位可以分為三種: ①子宮粘膜下肌瘤:肌瘤向官腔內突出,表面僅為一層子宮內膜覆蓋,約占肌瘤總數的10%左右; ②子宮肌壁間肌瘤:肌瘤生長在於宮肌壁中,周圍是肌肉包圍,占肌瘤總數的60一70%; ③子宮漿膜下肌瘤:肌瘤生長大部分突出於子宮漿膜面,約占肌瘤的20一30%。 子宮肌瘤最主要的症狀是月經增多、經期延長、月經周期縮短引起月經增多的主要是粘膜下及肌壁間肌瘤,而漿膜下肌瘤對月經影響較小。所以,漿膜下肌瘤可以長得很大而元其他症狀,患者常常因觸摸到腹部包塊而來就診。 因肌瘤生長部位及大小不同,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壓迫症狀,如壓迫膀肌,出現尿頻、尿急;壓迫直腸,造成排尿困難。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可引起劇烈腹痛,這種情況下,常需要做手術切除肌瘤肌瘤使子官腔面積增大,子宮內膜腺體分泌增多,可出現白帶增多如伴有感染則可出現膿性白帶。據調查,大約25%一35%的肌瘤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孕。 子宮肌瘤的家庭防治 治療子宮肌瘤的家用妙方: (1)按醫生處方,口服子宮肌瘤散,每日3次,每次15克。連服三個月觀察療效。 (2)取王不留行100克、夏枯草、生牡蠣、蘇子各30克,水煎服,每日或隔日1劑,30劑為一療程。 (3)如果月經較多,可在醫生指導下,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周兩次,共治療8次。 患子宮肌瘡後應注意: (1)防止過度疲勞,經期尤須注意休息。 (2)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品。 (3)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內褲宜寬大。若白帶過多,應注意隨時沖洗外陰。 (4)確診為子宮肌瘤後,應每月到醫院檢查:次。如肌瘤增大緩慢或未曾增大,可半年復查1次;如增大明顯,則應考慮手術治療,以免嚴重出血或壓迫腹腔臟器。 (5)避免再次懷孕。患子宮肌瘤的婦女在做人工流產後,子宮恢復差,常會引起長時間出血或慢性生殖器炎症。 (6)如果月經量過多,要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以防缺鐵性貧血。 (7)不要額外攝取雌激素,絕經以後尤應注意,以免子宮肌瘤長大。 (8)需要保留生育能力而又必須手術治療的,可採用肌瘤挖除術。 一種治療子宮肌瘤的新方法——子宮動脈栓塞術 (文章來源: 婦女健康之友專欄醫生孫冰文 ) 子宮肌瘤是生育年齡婦女常見的良性腫瘤,發病率高達20%。常見症狀是月經過多,過頻,經期延長,導致貧血,體質下降。特別是黏膜下肌瘤最容易引起出血,感染等。肌瘤過大還會引起盆腔壓迫症狀。 治療子宮肌瘤的傳統方法包括子宮切除術,肌瘤剔除術,肌瘤溶解,冷凍和激素治療。子宮切除術創傷性較大,且使患者失去生育能
⑶ 做完腹腔鏡子宮全切手術要注意什麼
1,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開朗,樂觀.一般以卧床休息為主,可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在手術後二周內,不要坐小板凳,以防腹壓增加,引起陰道切口殘端腸線脫落而引起陰道出血.不能手提重物,避免下蹲動作. 2,注意營養,飲食以高蛋白,低脂肪飲食為主.為了促進術後腹部切口癒合,可進食火腿雞湯,魚湯,肉湯,鴿子湯等....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暢,預防因大便干結,解便困難而引起腹壓過高導致的陰道殘端出血. 3,術後三個月內禁洗盆浴,性交,以防上行感染,導致尿路感染,殘端出血. 4,術後二個月內如有少量暗褐色的陰道出血,是由於腸線吸收不全面而引起的,不需來院檢查.如有大量鮮紅色的陰道出血,及時來院就診. 5,術後二個月來院門診復查.
⑷ 婦科手術後的一些問題(子宮全切手術後須知)
①術後清潔:出院後腹壁的切口需保持乾燥,一周後再沐浴(禁盆浴),因出院時縫線剛拆除,針眼還未完全癒合,況且切口的痂尚未脫落,因此不宜沐浴。當然全身皮膚仍需保持清潔以擦澡為宜,每晚或便後洗會陰。 ②疼痛護理: A、一般出院時可能仍有輕微的腹部切口處吊痛,不時有針刺樣痛均屬正常,如切口疼痛明顯,需檢查一下是否紅、腫,排除感染可能,如有膿液擠出需到醫院換葯,僅僅紅腫可以購買紅外線燈泡裝在台燈底座上,妥善放置後照射腹部,每日二次,每次20分鍾,以不感覺燙為宜。 B、腰部酸痛:輕微的酸痛經過休息數日後一般會自行好轉,如酸痛明顯需到醫院請教醫師排除麻醉後留下的後遺症,必要時用一些葯物。 C、排尿痛:極大部分患者不會有此症狀,少部分可能出現排尿時小腹部放射性疼痛,可能是手術引起,因子宮與膀胱相鄰,如盆腔有粘連情況,則切除子宮時與膀胱分離,可能稍稍有擦傷,數日後自行好轉,平素多喝開水,自覺尿意時立即排盡,不要憋尿時間太長。如排尿時尿道口疼痛,可能是泌尿道感染所致,輕度者通過每天多喝開水就行,嚴重者需上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③可能出現的異常症狀: A、陰道出血:行肌壁間肌瘤或粘膜下肌瘤剔除術者,子宮壁有傷口,這會導致術後有少量的陰道流血,一般不會超過10天,均屬正常,如大於半月應上醫院檢查; B、行次全切除術後一般不會出血,但如宮頸切緣部位高,可能每月於月經來潮的日子會有少許陰道出血,量的多少視宮頸切緣的高低而定,如切緣高、內膜殘留多則陰道出血相對偏多,反之,陰道出血少。 C、子宮全切術後,10-15天可能會有少量黃色分泌物或血性分泌物可觀察幾天,自然消退,如出現膿性分泌物,可能是陰道切口殘端有感染或陰道炎應去醫院診治、查明原因,及時處理。若子宮次切或全切患者出現大量的陰道流血,有可能是縫線裂開,應立即去醫院急診檢查。 ④飲食:出院後宜清淡、自已喜愛的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高礦物質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暢,因便秘易使陰道殘端縫合處變薄,破裂出血的危害。
⑸ 子宮切除後穿什麼內衣好
文胸的話,術後短期內(6個月-1年),建議選擇舒適為主的無鋼圈類型的,減壓舒緩心情。內褲的話,同樣選擇舒適為主的棉質、或莫代爾棉內褲,不要穿著過緊的。保持快樂的心態,適當鍛煉。 注意:一定要按醫生囑咐,有不明白的還是參考主治醫師的建議。王小白內衣,專業、專注!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傳遞正能量!
⑹ 子宮全切除術的步驟和術前准備,術後注意事項
子宮前位,長徑8.5CM橫徑7.3CM,前後徑4.8CM,體積增大,形態失常,包膜欠光滑,肌層回聲不均勻,內見數個稍低回聲團,最大於右前壁,大小:8.1X6.9CM,邊界欠清,內回聲不均勻,見散在不規則無回無聲區,宮腔線稍後移,內膜後0.5CM,子宮腔未見明顯異常回聲,子宮大小形態未見明顯異常。雙側...卵巢大小,形態未見明顯異常,子宮直腸窩未及游離液性暗流區。CDFI:子宮肌層異常回聲團內血流信號不豐富,雙側附件未見明顯異常血流信號。超聲提示:子宮多發實性點位(考慮肌瘤聲像)
⑺ 子宮全切術後應注意什麼
如果是腹部手術 1、體位:硬膜外麻醉者平卧6-8h:全麻者側頭平卧。 2、觀察生命體征:血壓、注意脈搏快慢強弱、呼吸是否平穩、體溫,術後48小時內一般不超過38攝氏度。 3、小便:保持留置導尿管通暢,注意尿色、尿量、腹部手術一般於24小時後拔除。 4、腹脹:術後1-2天腸脹氣可肌注新斯的明0.5-1.0mg或肛管排氣,針灸 陰式子宮全切會陰有縫線者局部每日清潔2次,大便後加一次, 術後並發症:主要為出血、感染、腸梗阻。還要防止切口裂開多發生在拆線後 1-2天見於貧血、低蛋白、咳嗽、惡心嘔吐者。 不是很全面!等有新的資料在發給你! 子宮全切術後如何保健 子宮全切術是一個較大的創傷手術傷口的恢復時間約需要7-10天。除了下腹部有一個傷口外,陰道的殘端也有一個傷口,陰道傷口較腹部傷口癒合時間要長一些,約需10天左右,所以手術後的保健恢復,一定要注意這個特點。 一般說來,手術後的一個月之內,要盡量避免外出散步、逛商場、跳繩及長時間地坐著打牌等,多卧床休息,以減輕對陰道傷口的重力壓迫,讓傷口完全癒合。一個月後進行一些適當的清醒室外活動,時間也不宜過長。子宮全切術後由於盆腔內的韌帶組織都有創傷,而且恢復較慢,所以手術後休息時間為3個月。在3個月之內一定要禁止房事和盆浴。子宮切除後,盆腔變得空虛了,腹腔的腸管下墜至盆腔內,一些病人會有腹部的下墜感或覺得提不起氣來,需要慢慢適應,尤其是部分手術後有腸管粘連的病人感覺更加明顯,甚至於出現腹痛等情況,可以考慮做理療等。手術後的病人在半年內要禁止挑水、提重物、拖地板凳重體力勞動或活動。一般3個月以後可恢復性生活。
⑻ 子宮肌瘤手術後感覺褲腰不得勁有沒有適合手術後穿的褲子
實際上子宮肌瘤手術之後一段時間就可以恢復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