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叫褲子拉鏈。
㈡ 褲子的每一個部位叫什麼名稱
1——waistband 褲頭
2——waistband button 腰頭鈕
3——button tab 里襟尖咀
4——waistband lining 褲頭里
5——bearer button 褲頭鈕
6——extended tab 寶劍頭,褲頭搭咀
7——left fly 門襟,鈕牌
8——fly buttonhole 鈕牌扣眼
9——front fly 褲門襟
10——crutch lining 褲襠墊布
11——side seam 側骨
12——inside seam 下襠縫
13——reinforcement for knees 膝蓋綢
14——leg opening 褲腳
15——turn-up cuff 卷腳,反腳
16——heel stay 貼腳條
17——crease line 褲中線
18——fly button 鈕扣
19——right fly 里襟,鈕子
20——slant pocket 斜插袋
21——front waist pleat 前腰褶
22——watch pocket / coin pocket 表袋
23——beltloop 褲耳
24——hip pocket 後袋
25——seat seam / back rise 後襠縫/後浪
26——back waist dart 後褶
——《英漢漢英服裝分類詞彙》周叔安 編,轉載時jandy略有修改
㈢ 這種褲子叫什麼
這個是工裝褲子,你到淘寶上搜會有很多選項,兜多的,兜少的,翻蓋兜的,拉鏈兜的,款式很多,而且買回來哈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改
㈣ 問條褲子叫什麼
這種褲子叫工裝褲,以迷彩的顏色居多,也有純色的工裝褲,根據個人的喜好來挑選的。傑克.瓊斯、美特斯邦威、以純、佐丹奴此類以休閑為主的專賣店大多有銷售。
如果你是用來旅行時穿著,可以選擇迷彩的,一來比較適合環境,二來個子高的男生穿這類的褲子比較有型哦;
如果你是平時休閑穿著,可以選擇純色樣式稍簡單的,舒適大方是首先要考慮的啦。
㈤ 現在市場上的褲子一共有多少種叫法分別叫什麼(如:牛仔褲,滑板褲.......)
按樣式分年輕人主要是牛仔褲,工裝褲啊。滑板褲是按功能分的。滑板褲有可能是牛仔褲也有可能是工裝褲啊。。。好像是這樣。。。
還有西裝褲子什麼的。。。
如果還要具體分的話,那太多了,還有很多年前流行的喇叭褲,燈籠褲什麼的。不知道你想要從那個方面區分。
想開店的話,你到www.taobao.com淘寶看看現在哪種褲子賣的好,你也可以問問那裡的店主,現在什麼樣的褲子比較流行啊:)
㈥ 今年流行的褲子叫什麼
T恤連衣裙+皮褲+平底鞋
內搭T恤連衣裙是非常舒適且容易嘗試的搭配方式,T恤連衣裙建議選擇淡雅的無彩色,比較簡潔大方。
裡面搭配皮褲能很好的禦寒,不過隨著氣溫的回升,可以換成黑色薄絲襪或不穿哦。
個子嬌小的MM選擇T恤連衣裙的長度一定不能超過大腿中部喲,這樣才能拉長腿部線條。
㈦ 褲子上穿腰帶的那幾個叫什麼
褲子上穿腰帶的那幾個叫腰袢(pan,讀第四聲),也叫做褲袢。褲袢作用就是固定腰帶的作用,製作褲袢的面料跟顏色一般都是與褲子本身主體使用的材料和顏色相同的布條經加工製成的。有腰袢設計的褲子腰部的設計也更加的合理。
(7)褲子的叫什麼擴展閱讀:
腰袢是穿皮帶的環,一般寬度約1.2CM,長約4CM左右。剛開始的褲子使用的是伸縮的松緊帶,現在的褲子設計更加的合理和人性化,不僅增加了褲袢和門襟,現在大多數人士的褲袢作用僅僅是固定裝飾用腰帶的作用。
㈧ 有一種褲子,叫什麼名字
09韓板燈籠式蕾絲邊短款顯瘦牛仔褲/馬褲
㈨ 那種褲襠大的褲子叫什麼褲
褲襠大的褲子有以下兩種:
1、吊襠褲
吊襠褲的原型最早出現在監獄里。為了防止犯人們用皮帶上吊自殺,即使褲子再大也只能讓它鬆鬆垮垮地盪在腰部以下。到了20世紀80年代後期,這種款式的褲子開始出現在匪幫影視片中,並逐漸在城市滑板少年和高中學生中流行開來。此外,這種吊襠褲也是黑人饒舌歌手的象徵之一。又叫哈倫褲。
(9)褲子的叫什麼擴展閱讀:
哈倫褲有以下幾種
1、傳統哈倫褲
這種哈倫褲的褲型類似於我們所看到的燈籠褲,很寬松,很舒適。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最早將穆斯林後宮婦女的褲子引入時尚圈,解放了當時法國婦女長期受禁錮的身體。
2、窄腳哈倫褲
傳統的哈倫褲類似於燈籠褲,但又比燈籠褲來的有型,但還是上寬下肥的款。
3、窄腳哈倫褲
窄腳哈倫褲的特點主要是小腿部位尺寸比較窄,但臀部或大腿部還是保持著原有的寬松和舒適。這種形態的褲子不僅可以拉長小腿,塑造出小腿的曲線輪廓,還可以有效的掩蓋臀部或者大腿處的缺點,有效的塑造腿部線條。
㈩ 褲子叫什麼
褲子(kù zi )即褲,名詞。泛指(人)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裝,一般由一個褲腰、一個褲襠、兩條褲腿縫紉而成。最早古人的褲子是很寬松的,用繩子系於腰下,而女人沒有,她們是不用工作的,後來形成男女平等,女人也要工作,有了褲子,褲子也變得緊起來。
褲子是人們下體所穿的主要服飾。原寫作「絝」、「袴」。從出土文物及傳世文獻來看,早在春秋時期,人們的下體己穿著褲,不過那時的褲子不分男女,都只有兩只褲管,其形制和後世的套褲相似,無腰無襠,穿時套在脛上,即膝蓋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這種褲子又被稱為「脛衣」。左右各一,分衣兩脛。因其只有兩只褲管,所以褲的計數與鞋襪相同,都用「兩」字來計,居延漢簡中就有這樣的情況。穿著這種褲子,其目的是為了遮護脛部,尤其在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至於膝蓋以上部分則無遮護。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