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中國60年代為什麼沒人穿旗袍

中國60年代為什麼沒人穿旗袍

發布時間:2021-11-20 22:36:26

A. 為什麼中國人很少穿旗袍

不能這么說,其實旗袍在中國是比較正式的場合才穿的,不少的婚禮,新娘子就是穿旗袍的。
就好像日本,和服,他們一般在結婚、慶典等等才多穿,還有一些是比較傳統的人才穿。年青一輩的人都比較少穿和服的。
服裝的潮流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來定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沒必要要求每個民族的習慣都一樣吧。而且對於一些少數民族來說,還可能不知道有旗袍這種服裝,他們穿的是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服式,但他們也是中國的一分子不能說不愛國。
就好像說,不穿和服的日本人,不是真正的日本人,不穿韓服的韓國人,不是真正的韓國人一樣。
另外,按旗袍的特點來說,的確是比較華麗的服裝之一,婚嫁,接待場合很用,但對於一般平民來說,我個人認為不好說能成為主流,因為旗袍的本身設計容易也爆光大腿(我太out了),瘦和胖的人一穿,我要吐白沫了。個小矮的人不好看,太多太多的要求了,所以說,不同的人要根據自身特點穿合適自己的衣服。
女人穿旗袍,男人穿龍袍和馬褂。

B. 為什麼在路上沒有多少人穿旗袍

因為穿旗袍工作很不方便,而且真正喜歡並且適合穿旗袍的人並不多。

我們總是能夠在網路上或各種影視劇當中看到穿旗袍的美麗姑娘,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很少在路上看到穿旗袍的人。我想這一方面是因為適合且喜歡穿旗袍的人本就不多,另一方面也是認為這種衣服根本不適合我們的現實生活。

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大眾對於你穿什麼類型的衣服根本沒什麼感覺,頂多就是看個新奇而已。只要你自己喜歡穿,那就完全可以穿出門。

喜歡旗袍可以自己穿,就不要奢望在大街上看到穿旗袍的姑娘了。

C. 中國女人穿旗袍是從什麼年代開始的

清代男子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正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愈來愈多樣,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以千家萬戶,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效仿,幾乎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它的發展,其中如交際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的雲裳時裝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為他國女子效仿穿著。

D. 為什麼現在中國人不穿旗袍

1、畢竟不如現在的其他衣服方便
2、在以前一段時期中的文化宣傳里,旗袍代表了舊階級
3、難以掩飾體形,不是人人都有好身材
4、在辦公場合,已經約定俗成了要穿西式衣服

E. 為什麼現在沒人穿旗袍了

因為現在是現代化社會

F. 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服飾特點

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服飾特點是:著裝風格呈現出樸素節儉和實用、統一的特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著裝上強化了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意識,著裝風格呈現出樸素節儉和實用、統一的特徵。這一方面與經濟水平的落後有關,另一方面也是集體政治意識的反映。民主、艱苦奮斗和集體主義等時代精神在服裝上的體現是簡朴和實用。

中國五六十年代,服飾崇尚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人們追求列寧裝,意味著對革命工作的狂熱,勞動美、心靈美為社會所認同。女裝流行代表是儉朴的布拉吉連衣裙、列寧裝以及兩用衫、長西褲。

列寧裝的普及率最高,年齡適應性最廣,開始列寧裝本是男裝上衣,在中國卻演變出女裝,並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時裝」。這一男性政治領袖的著裝,攜帶著革命的政治意識,悄悄接近並包裹了女性的身體。

(6)中國60年代為什麼沒人穿旗袍擴展閱讀:

列寧裝以軍裝和藍、黑、灰、黃的單色調為主流。本是男裝上衣,卻在當時的中國演變出女裝,並成為革命「時裝」。它的外觀是西服領、雙排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鮮明特點,屬於中西合璧的產物。

20世紀50年代初期,一個革命的進步的城市女性的恰當穿著不是旗袍,列寧裝這種沉穩厚重中性化的女裝統領了建國初的服裝市場。

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既樸素干練又英姿颯爽。列寧裝或多或少帶有裝飾性元素——雙排紐扣和大翻領,腰帶的作用有助於女性身體線條的凸現。

其實早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列寧裝在廣大的解放區的女同志中間就十分流行。

這款服裝後來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樸素干練、英姿颯爽。

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君、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田桂英,都曾是「列寧裝」的模特,勞模的示範,帶動了時代的風尚潮流。

直至中國與蘇聯交惡,列寧裝方逐漸退潮,為春秋兩用衫和軍便服所取代。

G. 為什麼現在穿旗袍的人少了

旗袍為什麼現在流行不起來?那看完圈子裡面的規矩,很多網友紛紛表示惹不起。旗袍是中國最代表性的傳統服飾,那現在為什麼就行不起來呢?你那小編會給大家一一做解釋。在當下旗袍只是一小眾服飾,很多姑娘也是都比較喜歡穿旗袍的,但是在平時的場合,穿旗袍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打開搜狗搜索APP,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在民國的時候,旗袍還是比較流行的,它代表著東方文化,那時候最新潮都是,在上海流行起來,再擴散到全國。在那個年代旗袍無論是,有錢人家的貴婦,還是平時平常家女士都會穿些旗袍,只是說他的面料和款式有點不一樣。那現在呢?我們穿旗袍的人呢,是越來越少了,當我們見得最多的也就是一些,名門古跡的旅遊景點,才會有一些人去穿旗袍,留作紀念。
現在也有一些愛美的女生,比較喜歡穿旗袍,一般要是想穿的話,也只有到一些專門定製的地方,才能夠買到。如果要是想要穿旗袍,你必須要有一些自信還要,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畢竟現在穿旗袍的人是比較少的,你穿出來別人會對你從頭到腳議論一番。
有的人則表示,穿一件旗袍還需要這么多的規矩嗎?它不過就只是一件衣服而已。現在有一些人呢,打著推廣旗袍文化的口號,支持我們穿旗袍,但是你一旦穿上旗袍,就會說你不懂規矩。小編只想說,穿衣搭配只是一個人的,興趣愛好,無論我穿什麼樣的衣服,只要我高興就好,沒必要去在乎別人的看法。我覺得穿旗袍,也沒有必要像以前似的把頭發盤起來,或者說去刻意去做一個什麼樣的發型,只要自己穿出來感覺好就OK了。為什麼現在穿旗袍的人越來越少了,看完圈子的規矩,明白了!

H. 中國60年代為什麼沒人穿旗袍

破四舊了不能穿,當時祖國一片灰

I. 我們國家的傳統服飾有漢服和旗袍,為何現在很少有人穿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古代的時候,人們會穿的衣服,也就是旗袍和漢服,旗袍和漢服,也就是我們古代的服裝,在古代的時候古代人都很喜歡穿,是一種非常美的衣服。但是我們現在的人為什麼非常不喜歡穿的旗中有非常重要的原因,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都知道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非常喜歡穿一些簡便的衣服,因為我們現在需要生活和工作,如果再穿漢服和旗袍的話是非常不方便的,但是漢服和旗袍我們在一些特殊的場合還是會穿的,畢竟有特殊的場合可以讓我們來穿這些東西,也是傳承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雖然旗袍和漢服都是國粹。

如果可以追逐更好的服裝品種的話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沒有必要去追逐單一的服裝產品,只要穿的漂亮,穿的美,穿的舒服,我覺得穿什麼樣的衣服都是好的,沒必要去糾結於穿漢服和旗袍。

J. 為什麼旗袍少女很少穿 穿旗袍都是中年婦女

少女穿不出旗袍的韻味,而且旗袍更需要一點氣質,這個是需要時間沉澱的

與中國60年代為什麼沒人穿旗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80cm穿什麼碼的羽絨服 瀏覽:718
男士襯衫長袖薄款 瀏覽:797
如何定製一個完美的帽子 瀏覽:534
立白校服凈洗的干凈嗎 瀏覽:540
戴帽子的笑話 瀏覽:523
頭大帶帽子不好看怎麼辦 瀏覽:409
風衣上的圖案怎麼去除 瀏覽:301
帽子如何保存 瀏覽:233
織圍巾一行多少針 瀏覽:753
卡其色上衣配墨綠色褲子好看 瀏覽:934
配紅色衣服的帽子好看嗎 瀏覽:345
衣水草針怎麼編織視頻教程 瀏覽:779
衛衣搭配冬季褲子好看嗎 瀏覽:842
好看的學生證外套 瀏覽:812
詩朗誦旗袍原文是什麼 瀏覽:965
花裙子配什麼樣的包包 瀏覽:699
丹東女裝品牌折扣潮牌尾貨 瀏覽:575
學士服帽子流蘇的顏色 瀏覽:702
睡衣睡裙裁剪視頻 瀏覽:365
穿短袖旗袍可以帶項鏈嗎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