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羽絨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見的是鵝絨和鴨絨,這兩種按顏色分,又可分為白絨和灰絨。
在市面上的羽絨服按照價格來看,排序為: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可能受到售價排序的影響,很多人因此就認為這些絨在質量上也是這樣排序,其實不然。通過對羽絨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體驗,一般來說相同質量和含絨量的鵝絨比鴨絨的保暖性、蓬鬆度等好些。
二、面料類型:
1、防水型塗層(覆膜)面料
這類面料有點類似於沖鋒衣面料,具有防水透濕的性能,一般用於高山專業型羽絨服。但不同的是,面料整體會比沖鋒衣面料更加輕薄柔軟一些。
另外因為羽絨服一般在寒冷環境下使用,針對的主要以冰雪的固態水的融水為主,因此面料耐水壓的要求不會像沖鋒衣那麼高,而且大多數採用防水面料製成的羽絨服是不用壓膠的。
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低廉的羽絨服為了防止漏絨而使用不透氣的塗層面料,如果僅僅是日常穿著,可以勉強考慮。
2、高密度防水面料
本身織物的密度就很高,一般在290T以上。然後再通過高溫融合表層織物以減小織物空隙的後期處理工藝,提高防絨性。面料的輕薄、柔軟程度是所有羽絨服面料裡面最高的,同時具有防風、防潑水、透氣性能。
這類面料是羽絨服和羽絨睡袋使用最廣法的面料,但後期處理工藝的高低對於面料的防絨性影響很大。目前也有一些戶外品牌使用超輕細密材料,以增加羽絨服的防潑水防水功能與防鑽絨功能。
3、普通梭織面料加防絨布一般採用密度較低的尼龍或者滌綸,在製作羽絨服的時候,在面料里側添加防絨布,可以起到防絨的作用,防絨性能不錯。
缺點是,防絨布影響了羽絨服的柔軟度,並起增加了整衣的重量。最重要的是如果使用的是低劣防絨布的話,羽絨服的透氣性會大大降低,而且在洗滌之後,防絨布容易破損或結塊。另外一種方式是作防絨處理,其工藝是在面料里層刷上一層防絨膠,面料手感很差,並且不透氣。
4、近些年來又出現了亮面漆皮面料,漆皮是在真皮或PU皮等材料上淋漆,其特點是色澤閃亮、柔軟、防水、防潮,不易變形,容易清潔打理。這種面料以其光亮、俏氣而且男女皆宜很受追求時尚的年輕一族的喜愛。
(1)羽絨服的副產品是什麼擴展閱讀:
如何辨別羽絨服的質量:
1、看填充物。羽絨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見的是鵝絨和鴨絨,有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通常來說體型更大、更成熟的禽類,絨毛的質量更好,也就更具有保暖性。所以總體來說鵝絨比鴨絨更蓬鬆、飽滿,使用時間也更長。
2、看充絨量,充絨量也是填充量。充絨量指的就是充進去的實際羽+絨的質量克數,它和衣服的大小、長短、款式等因素有關。
一般戶外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而不同。充絨量越高,表示填充的羽絨越多,能容納的靜止空氣越多,則保暖性就越強。
3、看蓬鬆度,蓬鬆度也是決定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因素。如在規定外部環境下,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
羽絨的蓬鬆度越高,說明在同樣充絨量下的羽絨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所以羽絨的保暖性越好。在選購時,可以將看中的幾件羽絨服放在一起,使用同樣的力度分別按住衣服的表層,回彈時間越快的羽絨服質量越好,更保暖。
4、聞味道,別忘記聞一下羽絨服的味道,如果發現刺鼻或者有味道較重的,則說明水洗羽絨加工過程中的洗滌有問題。可能是填充物或者是面料經過處理,這樣的服裝可能會 刺激皮膚。
2. 羽絨到底是什麼成分
羽絨產品的填充種類有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鵝鴨混合絨等。被芯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其標准含絨量和充絨量。根據QB/T輕工行業標准,絨子含量必須高於50%,才能稱之為羽絨產品,不然只能稱為羽毛產品。
種類:
1、鵝絨:絨朵大、羽梗小、品質佳、彈性足、保暖強;
2、鴨絨:絨朵、羽梗較鵝絨差,但品質、彈性和保暖性都很高;
3、鵝鴨混合絨:絨朵一般,彈性較差,但保暖性較好;
4、飛絲:由毛片加工粉碎,彈力和保暖性差,有粉末,品質較次,洗後容易結塊。
(2)羽絨服的副產品是什麼擴展閱讀
購買羽絨服時需注意的一些陷阱:
1、材質陷阱。
一定要注意標簽標注的羽絨種類,最常見的羽絨就是「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幾種,鵝絨比鴨絨更好。鵝絨的絨朵大且飽滿,蓬鬆度好,更保暖;鵝食草、鴨雜食,所以鵝絨的異味也會小很多。曾經還有不法商家標注「雞絨」,其實,雞沒有絨。
2、顏色誤導。
從顏色上來說,白、灰色鵝絨、鴨絨的性能指標相差不大,但白鵝絨、白鴨絨價格都稍貴。這是因為,白色羽絨顏色淺,適用面料廣,淺色、深色面料都可以用;而灰色羽絨只適合深色面料。從產量上來說,無論鵝絨還是鴨絨,白色的產量都遠低於灰色,物以稀為貴。
3、等級陷阱。
按照現行的產品標准,羽絨服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種。如果產品標注的是「最頂級」「黃金級」「臻品」等,最好不要相信,它們沒有任何依據,也不規范。
3. 羽絨服半成品是什麼
指的是新款半成品。
都是廠家已經打好版的,並且已經裁剪好的前片、後片、袖子。
還有製作是的凈樣板,只要會做羽絨服的,就能做出和店裡買的款式一模一樣的出來。
和那種自己量身、裁剪、設計的款式有巨大的區別的。
通常,有這些半成品的人,只要稍作加工,就能做出好看的衣服出來,由於款式新穎,還能賣出好價錢來。
4. 羽絨服的原材料是什麼
羽毛和毛片。質量好的90%羽毛10%毛片,差的則達不到,用於羽絨服通常是白鴨絨和灰鴨絨,白的更好。
5. 羽絨服的材料是什麼
羽絨服的材料主要是羽絨和塗層織物。①羽絨:小羽片和絨子(也稱朵絨)的混合物。 前者稱羽,後者稱絨。多用鴨和鵝的毛,經選洗分離出小羽片和絨子用作羽絨服的絮料。羽絨有灰白兩種,白者為佳。羽絨服的質量與充絨量和含絨量有關。充絨量指一件羽絨服絮進的羽絨重量,用克表示,一般為250克左右,充絨量少,保暖性差;含絨量指羽絨中絨子的含量,用百分比表示,一般含絨量為50~80%。含絨量高,則質量好。因絨子能使人體熱量不易散失,且手感柔軟,但當受壓和遇濕後不易及時鼓起,而小羽片此時則能使衣服蓬鬆鼓起以保持衣內有較多的空氣,有助保暖,但小羽片多了,熱量易流散,且有毛梗感。所以絨子和小羽片必須兼收並蓄,比例得當。②塗層織物選用經緯紗高密的絲綢、棉布、棉滌等織物,經軋壓處理,使經緯紗之間的空隙縮小,再塗以高分子漿料,使之與織物形成交鏈的透明皮膜覆蓋層,以封閉織物經緯間隙。有的在塗層漿料內加入氟磷樹脂或有機硅類防水劑,使織物具有防露絨、防滲水的性能。20世紀80年代已有不經塗層的特製超高密織物,同樣能起到防露絨、防滲水和透氣的作用。用於羽絨服的織物分硬性、軟性二類。滌府、滌卡、棉布屬硬性類,穿著平整;真絲塔府綢、尼絲紡屬軟性類,穿著柔軟舒適
6. 羽絨服說是白鵝絨為什麼有黑色的絨
這很正常的,羽絨只是鴨鵝的副產品,鴨鵝主要用來是吃肉的,外面的羽毛只是留下來再製成我們所需要的羽絨產品。所以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就會帶入很多的雜質。
有些養鴨鵝的企業或個人為了便於和其他的企業或個人養的區分開來,往往還會在這些禽類身上做各式各樣的標記,還有羽絨工廠在生產時也有可能會飄入異色毛,所以很難保證100%是白的。
但行業里也有規定,白鴨或白鵝絨里黑毛的或異色毛的比例要少於多少數值,比如要少於0.5%等。
(6)羽絨服的副產品是什麼擴展閱讀
羽絨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見的是鵝絨和鴨絨,這兩種按顏色分,又可分為白絨和灰絨。在市面上的羽絨服按照價格來看,排序為: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可能受到售價排序的影響,很多人因此就認為這些絨在質量上也是這樣排序。
其實不然。通過對羽絨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體驗,,一般來說相同質量和含絨量的鵝絨比鴨絨的保暖性、蓬鬆度等好些,但筆者覺得顏色與羽絨服質量的好壞沒有太大的關系。
至於為什麼白色的絨會貴一些,主要原因是因為白色的絨比灰色的好看,不管在淺色還是深色的面料裡面都不透色;而灰色的絨比較挑,只羽絨服能放在深色面料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羽絨服
7. 羽絨服裡面都是什麼絨
羽絨是由絨(Down)和羽(Feather)構成的。絨(Down)是由不含毛桿的茸毛,在其羽枝上長出的許多簇細絲,經過絨上的細絲彼此交織構成了安穩的熱保護層。因而,絨是羽絨保暖的首要資料。每一盎司的羽絨大約有2百萬根細絲。較好質量的絨細絲較長,構成的絨朵也相應較大。崑山羽絨服、
羽(Feather)是鴨或鵝的背部和尾部的帶羽桿的小茸毛,也有長茸毛打碎後構成的,羽的含量不能太高,但由於它有提高羽絨疏鬆度的效果,因而必須含有必定的份額。羽絨服廠家、
羽絨一般依據來歷可分為鵝絨和鴨絨,依據色彩分為白絨和灰絨,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冰島絨鴨產的黑絨等等。相對來說,更好的羽絨一般來自更大、更老練的禽類,因而鵝絨會稍好於鴨絨。從色彩上來講,白絨由於是白色,可用於淡色面料而不透色,較灰絨更受歡迎一些。
色彩:灰絨、崑山羽絨服定製、
來歷:鴨絨,
成分:規模從從5%到95%。比方能夠說:90%白鵝絨等等江蘇羽絨服、
(1)、充絨量:充絨量不是衡量羽絨質量的方針,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分量。一般野外羽絨服的充絨量依據方針設計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2)、含絨量(down content):含絨量是羽絨里邊絨的份額,一般以百分數的方式表明。野外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80%以上,這個數據外表其間絨的含量是80%,羽則佔到20%。
(3)、疏鬆度(fill power):疏鬆度是衡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方針,指的是在必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如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疏鬆度為600。羽絨的疏鬆度越高,闡明在相同充絨量下的羽絨能夠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文隔熱,所以羽絨的保暖性越好。疏鬆度在國內不是一個硬性方針,並且丈量的相對誤差也較大。
(1)、一般正規的廠家,會在產品上註明填充物,比方龍鳥Tibet羽絨服的填充物為"250克600FP 90%白鴨絨",指的是該羽絨服填充了250克600疏鬆度的含絨量為90%的白鴨絨。
(2)、經過手捏來直觀的感覺,一般毛梗手感不明顯闡明含絨量高,反之則含絨量低。可是要注意如果感覺不到什麼毛梗,則很有可能運用飛絲填充的羽絨服。飛絲是在羽絨加工過程中從茸毛上掉落的無梗短絲毛,保暖性差,並且也沒什麼疏鬆度,洗後結塊。
(3)、觀察羽絨的回彈性:羽絨服的回彈性在必定程度上表現了羽絨的疏鬆度,能夠把的羽絨服壓平後打開,看羽絨服能否在較短的時間內回復原狀。
8. 羽絨服填充物是什麼,羽絨服裡面的填充物都有哪些種類
羽絨服的填充物-羽絨
什麼是羽絨
羽絨是迄今為止最好的用於人類保暖的天然材料,經過洗滌、乾燥、分級等工藝處理以後,被人們製成羽絨服。跟人造材料相比,羽絨的保暖能力是一般人造材料的三倍。目前,全球有50%以上的羽絨來自於中國。
羽絨是由絨(Down)和羽(Feather)構成的。絨(Down)是由不含毛桿的羽毛,在其羽枝上長出的許多簇細絲,通過絨上的細絲相互交錯形成了穩定的熱保護層。因此,絨是羽絨保暖的主要材料。每一盎司的羽絨大約有2百萬根細絲。較好品質的絨細絲較長,形成的絨朵也相應較大。
羽(Feather)是鴨或鵝的背部和尾部的帶羽桿的小羽毛,也有長羽毛打碎後形成的,羽的含量不能太高,但因為它有提高羽絨蓬鬆度的作用,因此必須含有一定的比例。
羽絨的分類
羽絨一般根據來源可分為鵝絨和鴨絨,根據顏色分為白絨和灰絨,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冰島絨鴨產的黑絨等等。相對來說,更好的羽絨一般來自更大、更成熟的禽類,因此鵝絨會稍好於鴨絨。從顏色上來講,白絨因為是白色,可用於淺色面料而不透色,較灰絨更受歡迎一些。
顏色:灰絨、白絨。
來源:鴨絨,鵝絨
成分:范圍從從5%到95%。比如可以說:90%白鵝絨等等
衡量羽絨的重要指標
(1)、充絨量:充絨量不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一般戶外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2)、含絨量(down content):含絨量是羽絨裡面絨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戶外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80%以上,這個數據表面其中絨的含量是80%,羽則佔到20%。
(3)、蓬鬆度(fill power):蓬鬆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如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羽絨的蓬鬆度越高,說明在同樣充絨量下的羽絨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所以羽絨的保暖性越好。蓬鬆度在國內不是一個硬性指標,而且測量的相對誤差也較大。
如何分辨優劣
(1)、一般正規的廠家,會在產品上註明填充物,比如龍鳥Tibet羽絨服的填充物為「250克600FP 90%白鴨絨」,指的是該羽絨服填充了250克600蓬鬆度的含絨量為90%的白鴨絨。
(2)、通過手捏來直觀的感覺,一般毛梗手感不明顯說明含絨量高,反之則含絨量低。但是要注意如果感覺不到什麼毛梗,則很有可能使用飛絲填充的羽絨服。飛絲是在羽絨加工過程中從羽毛上脫落的無梗短絲毛,保暖性差,而且也沒什麼蓬鬆度,洗後結塊。
(3)、觀察羽絨的回彈性:羽絨服的回彈性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羽絨的蓬鬆度,可以把的羽絨服壓平後展開,看羽絨服能否在較短的時間內回復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