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旗袍的意義
旗袍是我國傳統服飾,其蘊含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一處的細節都彰顯了華夏民族的智慧與文明!
立領
在古代,立領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地位越高,身份越尊貴的人領子會越高,領子越高頭就會越往上揚,更能夠代表地位和身份的尊貴。高高的立領也代表了女人的忠貞,所以,旗袍就延續了立領。
盤扣
盤扣是古老中國結的一種,而中國結寓意著美好吉祥如意等等,同時也是女德的象徵,所以每一件旗袍都會搭配漂亮的盤扣。盤扣的數量都是呈奇數排列的《易經》認為「陽卦奇陰卦偶」,奇數為陽數,取陰陽調和之意!所以,盤扣一般只採用奇數。
開襟
古時候,漢族傳統服飾文化是「左襟壓右襟」俗稱為開右衽,而只有蠻夷開左衽,而到了現代已經沒有太多民族的區分,開襟方式的含義就演化成:開右衽是代表著傳統開左衽代表著個性。
開衩
古時候的旗袍是不開衩的,由於男尊女卑,女性傳統而保守,但隨著女性思想的解放,地位的轉變,女性變得更加追求美觀,所以旗袍逐漸開始開衩,而且越開越高,低開衩代表保守含蓄,高開衩則代表性感開放!
旗袍的人生即是中國女性的人生!
它詮釋著一種本色的中國文化,旗袍是屬於民族的,也是屬於世界的!
B. 論一件旗袍的重要性
旗袍是民國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是中國女性服裝的代表,它表現出了女性的溫柔、優雅、賢淑、美麗等氣質,旗袍連接著過去和未來,連接著生活和藝術,是一種典雅而高貴的美。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旗袍都是非常流行的服裝,一般穿旗袍的女性,身材要求非常嚴格,它突出了女性的美和優雅,釋放出獨特的魅力。旗袍的款式有很多,比如:琵琶襟、圓襟、直襟、斜襟、雙襟、高開衩、低開衩等等。
關於旗袍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之前,鏡泊湖畔有個漁家姑娘,由於經常跟著阿媽在湖邊打魚,導致她的皮膚被曬得黝黑,雖然皮膚很黑,但是她長得俊俏,那個時候,滿族的婦女們都穿著寬松肥大的衣服,但唯獨黑姑娘將自己的衣服剪成連衣裙的扣袢長衫。
後來,皇上看中了黑姑娘,將她召入宮中,但是黑姑娘並不願意,自從來到皇宮里,她並沒有真正開心過,不過她幫助了許多窮人,可惜因一場誤會,皇後殺死了黑姑娘,大家為了紀念黑姑娘,便都穿起她裁剪的那件連衣帶裙的系扣長衫,再後來,這件衣服就被稱為旗袍。
C. 有人說,旗袍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線,旗袍的發展對於時尚有多大促進作用
旗袍的發展對於時尚有多大的促進作用呢?這個問題其實問得很廣泛啊不太好回答,但是如果非要回答呢那也不是沒有辦法,我只能說有很大的作用,無可代替獨一無二的那種。旗袍是一種傳統的中國女性服侍,它不同於寬寬大大的漢服,能很好勾勒出女性身體的柔美曲線。
還有許多其它的服裝在設計時會借鑒旗袍的樣式和剪裁,這也讓旗袍有了更多的存在方式。其實旗袍也可以帶動發型的發展,因為穿旗袍的時候必須要梳一個與眾不同的發型,要顯得與今天的這身旗袍很搭配沒有違和的感覺,所以各種古典知性的發型,也和旗袍一起誕生。
旗袍對時尚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甚至已經浸入了我們日常生活本身,變得更接地氣。
D. 旗袍的意義
旗袍的文化意義
2019-07-20 10:16:18 29
寫回答
IMG_0551.jpg
旗袍是民國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是中國女性服裝的代表,它表現出了女性的溫柔、優雅、賢淑、美麗等氣質,旗袍連接著過去和未來,連接著生活和藝術,是一種典雅而高貴的美。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旗袍都是非常流行的服裝,一般穿旗袍的女性,身材要求非常嚴格,它突出了女性的美和優雅,釋放出獨特的魅力。旗袍的款式有很多,比如:琵琶襟、圓襟、直襟、斜襟、雙襟、高開衩、低開衩等等。
關於旗袍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之前,鏡泊湖畔有個漁家姑娘,由於經常跟著阿媽在湖邊打魚,導致她的皮膚被曬得黝黑,雖然皮膚很黑,但是她長得俊俏,那個時候,滿族的婦女們都穿著寬松肥大的衣服,但唯獨黑姑娘將自己的衣服剪成連衣裙的扣袢長衫。
後來,皇上看中了黑姑娘,將她召入宮中,但是黑姑娘並不願意,自從來到皇宮里,她並沒有真正開心過,不過她幫助了許多窮人,可惜因一場誤會,皇後殺死了黑姑娘,大家為了紀念黑姑娘,便都穿起她裁剪的那件連衣帶裙的系扣長衫,再後來,這件衣服就被稱為旗袍。
E. 旗袍最大的特點在於什麼
旗袍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飾,它的存在與發展是在特定的文化因素與社會環境下完成的,對旗袍的這種人文因素的研究能使我們充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並以此作為我們改良現代生活方式(特別是現代服飾)的基礎。
②旗袍樣式分類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形、窄袖形、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圓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圓襟旗袍禮服——襟處線條圓順流暢;直襟旗袍禮服——身材豐滿、圓臉型的女性適合這一款式,可使身材顯得修長;方襟旗袍禮服——將襟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適合不同臉形穿著。
F.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中,旗袍有什麼作用
旗袍是民國的旗人之袍,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上個世紀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當時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級交際花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曲線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時裝之一,但是並非漢族的民族服裝 ,這是一直存在的一個誤區。 旗袍以其 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 性情與氣質。 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顯露著修養,體現著美德,演化...展開
清朝建立八旗子弟兵,他們的後宮佳麗穿的一種服裝,既是旗袍,上世紀30--40年代在舊上海旗袍達到鼎盛。解放後一度被看為是舊社會的產物,被封殺了40年,到上世紀90年代重新被國人看好,目前在江南有它的廣闊市場,在西方和唐裝一樣代表中國的古典服裝,是國人的臉面。
G. 為什麼說旗袍最能體現東方女性之美
在民國時期盛行的旗袍,既有中國國粹的美稱,同時也被公認為是我國女性的國服,深受廣大女性同胞的喜愛。而之所以說旗袍能夠體現和詮釋東方女性之美,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具體分析如下:
一.特別的剪裁,能夠展現東方女性的體態美。旗袍的美,是一種優雅知性且處處散發著魅力的美,它是最能展現穿著者身材的服飾之一。對於旗袍的流行起點,多數人認為要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說起,其最輝煌燦爛的時期是在1930年前後,這段時期奠定了旗袍在我國女性服飾舞台上不可撼動的地位。後期雖因種種原因,經歷了一段沒落期,但它卻從未被遺忘,近些年來,旗袍又漸漸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開始大放異彩。
即使這些西方女性在骨骼構造方面,可能略微偏大,但也不影響她們將旗袍穿出屬於自己的“西方味道”。且隨著旗袍的不斷改進和東西方文化的逐漸融合,相信我們的旗袍會被更多人接納,溫婉如玉的旗袍美也會被更多人知曉。
H. 旗袍對中華民族的意義
樓主喜歡旗袍嗎?和我一樣!我的空間里傳了不少旗袍的照片,有興趣,可以去踩踩哦!
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民族服裝,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它以其 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 性情與氣質。
起源
旗袍起源於中國上海。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貴族的衣飾,現代意義的旗袍,誕生於20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是中國女性服裝的代表。行家把上個世紀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全國各地。當時上海是上流名媛的福地,她們熱衷於游泳、打高爾夫、飛行術、騎馬,奢華的社交生活和追趕時髦,註定了旗袍的流行。由於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國服」。
旗袍的美是一種典雅而高貴的美,這種由旗袍內涵所決定的文化品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眾化,同時它對穿著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這不僅僅表現在對身體的要求上,同時也表現在對穿著者內涵及氣質表現上,而且,旗袍的出現對背景、環境、氣氛要求特別講究,我們不能設想一個菜販身著旗袍腳趿拖鞋的模樣,這是對美的糟塌,我們同樣也不能接受一個身著旗袍的女人不停地挖鼻孔和吐口水。旗袍的美是一種距離的美,一種靜止的典雅美。
歷史
20年代——倒大袖與新樣式。
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黃金時代(i)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黃金時代(ii)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20年代以後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50年代——也有過燦爛的一瞬
1956年,據說前蘇聯的某領袖人物到中國訪問時提出,中國人的服裝要體現社會主義欣欣向榮的新面貌,於是,政府號召「人人穿花衣裳。」這時出現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氣質。不妖、不媚、不纖巧、不病態,符合當時"美觀大方"的標准,而且更為實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傳統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災難。
80、90年代——輝煌難再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不過,在80、90年代卻出現了一種具有職業象徵意義的"制服旗袍"。為了宣傳和促銷等目的,禮儀小姐、迎賓小姐以及娛樂場合和賓館餐廳的女性服務員都穿起了旗袍。
審美
旗袍的京派與海派 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
關於「旗袍」的內容還有好多好多,實在打不完了,介紹你一個網址,上去看吧!很詳細的!!
http://ke..com/view/.htm
I. 女人穿旗袍有哪些好處
好看,顯氣質,對旗袍愛好久了影響就會多了,不再僅僅局限於只是穿旗袍而已,會去多接觸一些旗袍方面的知識,旗袍的穿搭等等各方面,最重要的就是顯氣質。大街上穿旗袍的女人往往回頭率都高
J. 誰發明的旗袍為何旗袍能成為中華女性美的典範象徵
我國年輕女性的身材和西方年輕女性相比,一般更纖細、秀麗,而線條簡潔流暢、風格單純又貴氣十足的旗袍,更能把東方女性的曲線美充分的體現出來。
從二十年代未到三十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裝盛行的短袍,旗袍也跟著變短,近年來,旗袍款式又有新的改革,出現了後裝袖、有短連袖旗袍、無袖旗袍等等具有當代開放氣息的新款式。
旗袍具有中國女性服飾文化,中國的旗袍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旗袍文化是中國文化僅有的一部分文化,旗袍只適合中國女性穿,西方女性是永遠也穿不出那種韻味。
旗袍的美是一種典雅而高貴的美,同時它對穿著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這不僅僅表現在對身體的要求上,同時也表現在對穿著者的氣質表現上,而且,旗袍的出現對氣氛要求特別講究,旗袍的美是一種距離的美,一種靜止的典雅美。
旗袍的人生是中國新時代女性的人生,透過旗袍的歲月,可以看見我們中國女性的魅力,旗袍,把東方女性的古色古香,高貴典雅體現的恰到好處,它是一種本色的東方文化,旗袍是屬於民族的,成為一種氣質與高貴完美結合的經典,回味在我們的歲月里。
旗袍在我國女性心裡足夠美麗,它貼合女性身材的裁剪,優雅的氣韻,都完美表現了東方女性的大方美麗,如果一生沒有穿過一次旗袍,絕對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看民國時期電視劇里主角都比較愛穿旗袍,那種美讓人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