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醫務人員在進行哪些操作前後應洗手或用快速消毒劑擦手,操作時戴口罩和手套
規范洗手操作 用流水規范洗手,避免共用毛巾擦手。強化洗手制度落實,反復強調洗手的重要性,督促和教育醫務人員加強洗手。嚴格六步洗手法洗手。在每張床邊放置手消毒液和手套,以便醫務人員交叉接觸、診療、護理患者,防止病原的種植和傳播。 洗手,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可以去除手部的絕大多數細菌,對保持手部清潔,保證身體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生活中普通百姓,對正確的洗手方法,了解的很少。為使大家更好的講究手衛生,現在簡要介紹一下規范的六步洗手法。 ①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揉搓,洗凈手掌。 ②手心對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洗凈手背。 ③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洗凈指縫。 ④彎曲各手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洗凈指背。 ⑤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洗凈大拇指。 ⑥將一手五指掌尖並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洗凈指尖。 當然,在六步洗手法前,要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擦上肥皂或洗手液,在六步洗手法後,要用清水把手沖洗干凈,用清水將水龍頭沖洗干凈後關閉,最後用干凈的毛巾或紙巾把手擦乾。
B. 醫務人員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洗手詳細
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時,不論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須洗手,遇有下述情況必須立即洗手,如摘除手套後;(接觸病人前後)可能污染環境或傳染其他人時。
C. 手術時醫護人員為什麼要帶上口罩和手套
手術台是一個相對無菌的環境,施行無菌操作,就要求帶口罩個手套。
帶手套前還需要對手進行消毒,六步洗手發(具體自己可以再網路下),手套是無菌的,接觸患者進行手術也可以減少感染。
帶口罩可以避免呼吸道對患者的感染
D. 醫務人員在什麼情況下必需洗手或者進行手消毒 (急!!!)
1、 當手有蛋白性、血液或其他體液的可見污染,強烈懷疑或證明暴露於含孢子微生物或大小便後用肥皂和水洗手。
2、 如果手無可見污染,臨床操作後,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常規手消毒 。也可用肥皂和水洗手。
3、處理葯物或准備食物前用普通或抗菌肥皂和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擦手 。
4、當用速干手消毒劑時,不要同時再用抗菌肥皂。
5、直接接觸病人前後。
6、摘手套後。
7、不論是否戴手套,進行侵襲性操作前。
8、接觸體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膚或傷口敷料後。
9、護理病人從污染部位移到清潔部位時。
10、接觸緊鄰病人的物品後(包括醫療設備)。
E. 醫務人員職業防護要注意哪些方面
標准預防的具體措施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消毒工作防護措施,使用紫外線微波消毒應避免對人體的直接照射,使用液體化學消毒、滅菌劑應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氣體的泄漏,使用液體化學消毒、滅菌劑應防止過敏和可能對皮膚、粘膜的損傷,避免銳利器械刺、割傷,使用熱力滅菌防止發生燒灼傷。
2:預防控制原則,堅持標准預防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職業暴露醫院感染的基本保證,診療操作前明確自身免疫狀況和暴露源感染情況並有針對性地採取及時、有效的防護措施,是避免職業暴露和銳器損傷的主要基礎,防護重點是避免與患者或攜帶者的血液、體液等直接接觸。
3:醫務人員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一次性乳膠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後應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在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時,醫務人員必須戴有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醫務人員的身體時,還必須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或者圍裙。
4:醫務人員手部皮膚發生破損,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醫務人員應在充足的光線下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操作,並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線、刀片等銳器刺傷或劃傷,使用後的銳器應當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利器合,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的注射器、輸液器等,以防刺傷。
F. 醫務人員在什麼情況下不得戴手套
護士在操作時應戴手套(主要是在需接觸操作、需隔離性操作時);
但在一些諸如巡視類工作時不易帶,具體需按規范辦(包括口罩)。另,什麼時候戴於不戴也需人性化一些,目的要「貼近」病人;
但,在明知可能出現感染、交叉感染時必須戴。為他人,也為自己;
這是醫院感染管理要求;制度與規范。
接觸各種體液及病人排泄物,各種依靠接觸傳播的傳染病病人應該戴手套
G. 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方式有哪些
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護方式如下:
提高自我防護意識,遵守操作規程和常規,做好標准預防:首先要提高整體隊伍的防護意識.
特別是要提高在二線、非感染科工作的醫務人員的防護意識,避免潛在的傷害因素.
平時工作中,戴口罩、帽子,必要時戴手套,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換工作服.
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醫院按要求配備防護物資,落實標准預防措施,規范處理特殊感染病人用過的物品.
配葯前洗手,穿隔離衣褲,佩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乙烯手套後再戴一副乳膠手套;操作檯面鋪一次防護墊.
割安瓿前應輕撣其頸部,使附著的葯物降至瓶底,打開安瓿時應用無菌紗布圍繞安瓿頸部,以防劃破手套.
醫護人員長期處於特殊的工作環境,接觸的是特殊的人群,職業暴露使他們成為感染傳染病的高危人群,加強醫護人員的傳染病防護知識培訓,讓醫護人員掌握傳染病的感染鏈與自我防護措施顯得尤為重要;其次是要教育醫護人員自覺遵守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
加強對銳器的使用管理和醫院感染管理:如醫療環境合理布局,加強工作流程監管,增加適當的防護設施,科學有效的隔離方法,科學的污物處理系統,人性化管理的理念等。職業安全是近年來醫護人員越來越關注的話題,病人需要一個良好的醫療護理環境,同樣,醫護人員也需要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減少職業性傷害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