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上肢出血時如何用橡皮帶止血

上肢出血時如何用橡皮帶止血

發布時間:2021-06-30 03:49:41

『壹』 使用止血帶止血時不能採取什麼措施

使用止血帶止血時,不能捆紮的時間過長不要捆紮頭部、頸部或軀幹部不能長時間的利用止血帶捆紮肢體不要遮住捆紮在肢體上的止血帶,最後一定要及時檢查血液的循環情況

1、止血帶會阻斷血液的流動,捆紮的時間過長會嚴重損傷組織——甚至於導致肢體壞死。

2、止血帶只能用於捆紮四肢,絕不要捆紮頭部、頸部或軀幹部。

3、也不要用其他的物品覆蓋,更不要遮住捆紮在肢體上的止血帶。如果你不得不把患者一個人留在營地中,在他的頭,用簽字筆或者是口紅,寫上捆紮的時間和工具箱的位置。

4、檢查血液的循環情況。綳帶包紮完畢後,應經常檢查腳趾或者手指,看看它的末端是否有發烏的紫斑,以及該處的體溫有無下降等現象。如果有這樣的現象,應該松開布帶,否則時間一長,會引起組織壞死。

5、出於同樣的原因,不能長時間的利用止血帶捆紮肢體,除非是在施行動脈結扎手術的時候,迫不得已才那麼做。一般止血時,應先嘗試直接是壓法,然後是用施壓位點法,直到使用在傷口處保持直接施壓的方法。如果傷口位於肢體的末端,可以將傷處抬高。

(1)上肢出血時如何用橡皮帶止血擴展閱讀:

止血帶止血原理:

止血帶止血是用於四肢大出血急救時簡單、有效的止血方法,它通過壓迫血管阻斷血行來達到止血目的。但如使用不當或使用時間過長,止血帶可造成遠端肢體缺血、壞死,造成殘廢,為此,只有在出血猛烈,用其它方法不能止血時才能應用止血帶。

止血帶以橡皮條或橡皮管為好,不宜用布帶、電線等無彈性的帶子。綁扎位置應在傷口的上方(近心端),並盡量靠近傷口,以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為好,小腿和前臂不能上止血帶,因該處有兩根骨頭,血管正好走在兩骨之間,上止血帶起不到壓迫血管的作用。上臂的中1/3部位亦不能上止血帶,因它可能引起神經損傷而致手臂癱瘓。

『貳』 傷員上肢出血,採用什麼止血方法

傷員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沒有骨折和關節損傷時,可採用屈肢加墊止血法。上肢結扎於傷員上臂上三分之一處。傷員上肢出血,且沒有骨折和關節損傷時,不可採用加壓包紮止血法止血。

『叄』 止血帶止血法有幾種方法

止血帶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膠管止血帶將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止血方法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於四肢動脈大出血。
1.
止血帶結扎法
橡皮止血帶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帶、後頭約16cm要留下;右手拉緊環體扎,前頭交左手,中食兩指挾,順著肢體往下拉,前頭環中插,保證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帶止血,而現場又無橡膠止血帶時,可在現場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帶、線繩或麻繩等。用布止血帶止血時,放平入環,拉緊固定。用線繩或麻繩止血時,可絞緊固定。
2.
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的問題
(1)
止血帶應放在傷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應綳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帶,以免壓迫神經而引起上肢麻痹。
(2)
上止血帶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墊,止血帶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緊急時,可將褲腳或袖口捲起,止血帶扎在其上。
(3)
要扎得松緊合適,過緊易損傷神經,過松則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遠端動脈搏動或出血停止為度。
(4)
結扎時間過久,可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鬆2~3min;放鬆期間,應用指壓法暫時止血。寒冷季節時應每隔30min放鬆一次。結扎部位超過2h者,應更換比原來較高位置結扎。
(5)
要有上止血帶的標志,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用止血帶止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置,防止出血處遠端的肢體因缺血而導致壞死。

『肆』 止血帶止血是用彈性的橡皮管、橡皮帶,上肢結扎於傷員上臂上______處

是近肘端的三分之一,或在穿刺點向上10CM上

『伍』 簡單止血的方法

一、包紮止血
一般限於無明顯動脈性出血為宜。小創口出血,有條
件時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局部,再用消毒紗布覆蓋創口,綳
帶或三角巾包紮。無條件時可用冷開水沖洗,再用干凈毛
巾或其他軟質布料覆蓋包紮。
如果創口較大而出血較多時,要加壓包紮止血。包紮
的壓力應適度,除達到止血而又不影響肢體遠端血運為度。
包紮後若遠端動脈還可觸到搏動,皮色無顯變化即為適度。
嚴禁用泥土、麵粉等不潔物撒在傷口上,造成傷口一步污
染,而且使下一步清創帶不困難。

二、指壓法止血
用於急救處理較急劇的動脈出血。手頭一時無包紮材
料和止血帶時,或運送途中放止血帶的間隔時間,可用此
法。
手指壓在出血動脈的近心端的鄰近骨頭上,阻斷血運
來源。方法簡便,能迅速有效地達到止血目的,缺點是止
血不易持久。事先應了解正確的壓迫點,才能見效。
常用壓迫止血點:
(1)頭面部:
壓迫顳動脈—手指壓在耳前下頜關節處,可止同側上
額、顳部及前頭部出血。(見圖一、Ⅰ及圖二所示)
壓迫頜外動脈—一手固定頭部,另一手拇指壓在下頜
角前下方2—3處,可止同側臉下部及口腔出血。(見圖一
Ⅱ圖三)
壓迫頸動脈—將同側胸鎖乳突肌中段前緣的頸動脈壓
至頸椎橫突上,可止同側頭頸部、咽部等較廣泛出血。
(見圖一、Ⅲ)注意不能壓迫時間太長,更不能二側同時
壓迫,引起嚴重腦缺血,更不要因匆忙而將氣管壓住,引
起呼吸受阻。
(2)肩部和上肢出血:
壓迫鎖骨下動脈—在鎖骨上窩內1、3處按到動脈搏動
後,將其壓在第一肋骨上,可止肩部、腋部及上肢出血。
(見圖一及圖四)
壓迫肱動脈—在肱二頭肌溝骨觸到搏動後,將其壓在
肱骨上,可止來自上肢下端前臂,手部的出血。(見圖五)
(3)下肢出血:
壓迫股動脈—在腹股溝韌帶中點處,將其用力壓在股
骨上,可上下肢出血。(見圖六)

三、止血帶法止血
較大的肢體動脈出血,且為運送傷員方便起見,應上
止血帶。用橡皮帶、寬布條、三角巾、毛巾等均可。
上肢出血:止血帶應結扎在上臂的上1、3處,禁止扎
在中段,避免損傷橈神經。
下肢出血:止血帶扎在大腿的中部。
上止血帶前,先要將傷肢抬高,盡量使靜脈血迴流,
並用軟織敷料墊好局部,然後再扎止血帶,以止血帶遠端
肢體動脈剛剛摸不到為度。
使用止血帶應嚴格掌握適應和要領,如扎得太緊,時
間過長,均可引起軟組織壓迫壞死,肢體遠端血運障礙,
肌肉萎縮,甚至產生擠壓綜合症。如果扎得不緊,動脈遠
端仍有血流,而靜脈的迴流完全受阻,反而造成傷口出血
更多。紮好止血帶後,一定在做明顯的標志,寫明上止血
帶的部位和時間,以免忘記定時放鬆,造成肢體缺血時間
過久而壞死。上止血帶後每半小時到一小時放鬆一次,放
松3—5分鍾後再紮上,放鬆止血帶時可暫用手指壓迫止血。

『陸』 止血帶的使用方法簡介

在現場急救中主要使用橡皮止血帶和布性止血帶。
橡皮止血帶是一種特製的橡皮管,在現場可使用橡皮條、自行車內胎等替代。使用時要把止血帶放在肢體適當的部位,如上肢要放在上臂中上1/3處;下肢放在大腿的中下1/3處。先在上止血帶的部位墊一層軟布,如毛巾、口罩等以保護皮膚。救助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止血帶的頭端,右手將橡皮管拉緊繞肢體一圈後壓住頭端,再繞肢體一圈後將右手持的尾端放人左手食指中指之間,由食指中指夾持尾端從兩圈止血帶下拉出一半,使之成為一個活結。如果需要松止血帶時,只要將尾端拉出即可。

布性止血帶是用綳帶或布條製成的止血帶。現場急救時可用毛巾、衣物撕成布條代替綳帶。將布帶纏繞肢體一圈後打結,圈內插入一小木棍絞緊,邊絞邊看出血情況,動脈出血剛剛止住即為松緊適度。然後將小木棍用布條固定。

止血帶的使用方法比較簡單,但使用原則較復雜。只有準確地掌握這些原則使用得當,才能起到挽救生命和肢體的作用,否則將導致截肢致殘。

1.上止血帶前,應先將傷肢抬高,促使其中靜脈血液流回體內,從而減少血液丟失。

2.上止血帶的位置應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盡量靠近出血部位。但在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帶,因為該處有橈神經從肱骨表面通過,止血帶的壓迫可造成橈神經損傷,進而使前臂以下的功能日後難以恢復。

3.止血帶不能直接綁在肢體上,准備上止血帶的部位應先墊一層敷料、毛巾等柔軟的布墊,用以保護皮膚。

4.用毛巾、大手帕等現場製作的布性止血帶時,應先將其疊成長條狀,寬約5厘米,以便受力均勻。嚴禁使用電線、鐵絲、細繩等過細而且無彈性物品充作止血帶,因為這些物品不僅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還損傷皮膚,為日後的治療和康復帶來麻煩。

5.綁止血帶時其松緊度以剛壓住動脈出血為宜。上帶過緊易造成止血帶處的皮膚、神經、血管和肌肉的損傷,甚至引起肢體遠端的壞死,不利於今後傷肢的功能恢復;上帶過松只壓住靜脈未壓住動脈,血液只出不進,不僅達不到止血目的反而加重出血。上帶成功的標準是,遠端動脈性出血停止、動脈搏動消失、肢端變白。

6.上止血帶的傷員要有明顯標志,並在止血帶附近或皮膚上明確寫上上帶時間。為防止傷肢缺血壞死,每隔40~60分鍾放鬆止血帶l~2分鍾,松帶時動作要緩慢,同時需要指壓傷口以減少出血。如果傷員全身狀況差,傷口大,出血量多,可適當延長放鬆止血帶的時間間隔。但是止血帶使用的總時間不能超過5小時,否則遠端肢體難以存活。若已超過9小時傷員仍在運往醫院的途中,則此後不再定時放鬆止血帶,因其遠端肢體已無生存的可能。壞死的細胞會釋放出鉀離子、肌紅蛋白和肽類等有毒物質。肢體此時如果松解,這些有毒物質將隨靜脈流入全身,產生中毒,可導致心跳驟停而突然死亡。與此道理相同,在地震災區急救時,如果傷員的肢體被埋壓的時間過長,因缺血缺氧已發生組織壞死,為防止毒素迴流全身,應迅速將被壓肢體用止血帶結扎,再清除被壓物體,然後送醫院作近一步處理。

『柒』 為什麼上肢出血應用止血帶時不應縛在上臂中1/3

這是因為上臂中三分之一處有橈神經通過,止血時在此結扎,會損傷橈神經,引起上肢麻痹。

『捌』 什麼方法能馬上止血

一般成人總血量大約4000毫升左右。短時間內丟失總血量的1、3時(約1300毫升),就會發生休克。表現臉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脈搏細弱等。如果丟失總血量的一半(約2000毫升),則組織器官處於嚴重缺血狀態,很快可導致死亡。

外傷後出血,分外出血和內出血。內出血如胸腔內、腹腔內和顱內出血,情況較嚴重,現場無法處理,需急送到醫院處理。下面介紹幾種外出血的簡單止血法。

一、包紮止血

一般限於無明顯動脈性出血為宜。小創口出血,有條件時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局部,再用消毒紗布覆蓋創口,綳帶或三角巾包紮。無條件時可用冷開水沖洗,再用干凈毛巾或其他軟質布料覆蓋包紮。

如果創口較大而出血較多時,要加壓包紮止血。包紮的壓力應適度,除達到止血而又不影響肢體遠端血運為度。包紮後若遠端動脈還可觸到搏動,皮色無顯變化即為適度。嚴禁用泥土、麵粉等不潔物撒在傷口上,造成傷口一步污染,而且使下一步清創帶不困難。

二、指壓法止血

用於急救處理較急劇的動脈出血。手頭一時無包紮材料和止血帶時,或運送途中放止血帶的間隔時間,可用此法。

手指壓在出血動脈的近心端的鄰近骨頭上,阻斷血運來源。方法簡便,能迅速有效地達到止血目的,缺點是止血不易持久。事先應了解正確的壓迫點,才能見效。

常用壓迫止血點:

(1) 頭面部:

壓迫顳動脈─手指壓在耳前下頜關節處,可止同側上額、顳部及前頭部出血。

壓迫頜外動脈-一手固定頭部,另一手拇指壓在下頜角前下方2-3處,可止同側臉下部及口腔出血。

壓迫頸動脈-將同側胸鎖乳突肌中段前緣的頸動脈壓至頸椎橫突上,可止同側頭頸部、咽部等較廣泛出血。注意不能壓迫時間太長,更不能二側同時壓迫,引起嚴重腦缺血,更不要因匆忙而將氣管壓住,引起呼吸受阻。

(2) 肩部和上肢出血:

壓迫鎖骨下動脈-在鎖骨上窩內1、3處按到動脈搏動後,將其壓在第一肋骨上,可止肩部、腋部及上肢出血。

壓迫肱動脈-在肱二頭肌溝骨觸到搏動後,將其壓在肱骨上,可止來自上肢下端前臂,手部的出血。

(3) 下肢出血:

壓迫股動脈-在腹股溝韌帶中點處,將其用力壓在股骨上,可上下肢出血。

三、止血帶法止血

較大的肢體動脈出血,且為運送傷員方便起見,應上止血帶。用橡皮帶、寬布條、三角巾、毛巾等均可。

上肢出血:止血帶應結扎在上臂的上1、3處,禁止扎在中段,避免損傷橈神經。

下肢出血:止血帶扎在大腿的中部。

上止血帶前,先要將傷肢抬高,盡量使靜脈血迴流,並用軟織敷料墊好局部,然後再扎止血帶,以止血帶遠端肢體動脈剛剛摸不到為度。

使用止血帶應嚴格掌握適應和要領,如扎得太緊,時間過長,均可引起軟組織壓迫壞死,肢體遠端血運障礙,肌肉萎縮,甚至產生擠壓綜合症。如果扎得不緊,動脈遠端仍有血流,而靜脈的迴流完全受阻,反而造成傷口出血更多。紮好止血帶後,一定在做明顯的標志,寫明上止血帶的部位和時間,以免忘記定時放鬆,造成肢體缺血時間過久而壞死。上止血帶後每半小時到一小時放鬆一次,放鬆3-5分鍾後再紮上,放鬆止血帶時可暫用手指壓迫止血。

與上肢出血時如何用橡皮帶止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駝色雪地靴如何搭配衣服褲子 瀏覽:883
新式城管帽子 瀏覽:678
黑色紅色配什麼褲子好看圖片 瀏覽:209
為什麼棉衣帽子都好大 瀏覽:202
李寧運動服裝女裝多少錢 瀏覽:21
絕緣手套試驗如何連接 瀏覽:246
旗袍噴繪 瀏覽:624
排痰馬甲 瀏覽:679
印花裙子搭配 瀏覽:653
新版女風衣 瀏覽:879
流沙外套單刷 瀏覽:882
銀杏顏色的裙子怎麼配衣服好看嗎 瀏覽:337
什麼花樣織衣比較厚 瀏覽:172
刺激戰場怎麼拿大風衣 瀏覽:352
街頭透視褲子 瀏覽:218
旗袍時尚影樓 瀏覽:209
教裙子怎麼畫的教程視頻教程 瀏覽:204
耐克大勾外套哪裡 瀏覽:999
淺藍色便西怎麼搭配襯衣和褲子 瀏覽:438
男人襯衫的衣服好看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