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解剖課接觸防護,接觸屍體,帶手套有必要嗎口鼻需要防護嗎
金佰利丁晴手套能起到基礎化學防護的作用,你經常接觸化學品,用金佰利的手套要好一些!必竟手也是我們的形象.
⑵ 如何做好防護措施
(1)上班途中:正確佩戴口罩。
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班。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2)入樓工作如何做?
進入辦公樓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樓工作,並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37.3℃,請勿入樓工作,並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3)辦公室內如何做?
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2—3次,每次15—30分鍾,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在進食前、如廁後按照七步法嚴格洗手。接待外來人員雙方佩戴口罩。
(4)會議中怎麼做?
盡量不開會,少開會,必要的會議可選擇視頻會議。
必須召開的會議,建議佩戴口罩,進入會議室前洗手消毒。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間,時間過長時,開窗通風1次。會議結束後場地、傢具須消毒。茶具用品建議開水浸泡消毒。
(5)食堂進餐如何做?
採用分餐、分時段就餐,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1—2次,餐桌椅使用後消毒。餐具用品須高溫消毒。
(6)下班以後怎麼做?
洗手後佩戴口罩回家,回到家中記得先洗手。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避免多人聚會。
如天氣晴好,可以去人少的地方跑步嗎?
如果您生活在城區或人員較為集中的地區,建議不要去跑步。首先,由於目前跑步場所相對比較集中,如果大家都這樣想,就不會有人少的地方,不良的示範效應會影響別人也這么做。
當前,我們的防控策略之一是減少人員接觸,倡導大家留在家裡,每一個市民都應該認真貫徹執行。早一天執行,疫情就會早一天結束。其次,新型冠狀病毒明確具有人傳人的風險,少出門,減少相互傳染的機會,才是維護健康的最好途徑。
建議在家鍛煉,進行一些室內運動。如果居住環境人員較少,可以戴口罩在戶外短時間的散步,注意錯時,避免人員接觸。
⑶ 手術室里,進行哪些操作必須帶手套
帶手套屬於雙向保護,如果你覺得病人的血跡及體液會污染你的話你可以帶手套保護你自己,此時帶的只是一般的手套不需要帶無菌手套,如果你參與無菌操作,就必須帶無菌手套,包括打麻醉,接觸手術器械,接觸病人傷口等
⑷ 與傳染病患者接觸時需帶上什麼 a手套 b防毒面具 c口罩 d隔離服
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接觸時,須戴上 ( C ) A、手套 B、防毒面具 C、口罩
⑸ 接觸甲醇和正己烷需要戴什麼手套
1、HACCP體系食品生產企業通用要求中,是否戴手套等屬於前提計劃類的衛生標准操作程序及良好生產規范中的要求;因為該標準是通用的,沒有明確哪一類企業應該在什麼情況下戴手套;
2、與HACCP體系配套使用的GB14881-2013中,對於手套的要求在工作服的管理時提出,應根據食品的特點及生產工藝的要求配備專用工作服,必要時還可配備口罩、圍裙、套袖、手套等;
3、配備手套的目的是防止接觸到的食品受到污染或者人手受到傷害(如酸鹼等),手套應當作為與產品接觸面進行嚴格管理,在GB/T2731中明確要求,接觸食品的器具、手套和內外包裝材料等應清潔、衛生和安全;
4、在具體的食品企業衛生規范中有不同的規定,如GB19303《熟肉製品企業生產衛生規范》中明確提出用於接觸熟產品操作時應使用一次性手套。
5、由此可見,一般產品直接入口的情況下,如果直接用手接觸會影響到食品的口感、保存、一致性等質量或對人手造成損傷(如酸性較大的高鹽高酸產品或操作時高溫的產品等)的,應戴手套,特定情況下應戴一次性手套。但是不管是否戴手套,手的清洗與消毒是一定要做的。
⑹ 院內接觸過程中發現疑似病例如何處理
發現疑似病例必須馬上隔離,最少隔離14天。與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觸的人也要隔離觀察。隔離同時做核酸檢測。
⑺ 進入新冠疑似患者房間,需要帶手套嗎
為了安全 要, ,,,
⑻ 為什麼醫院禁止帶手套按電梯
一種是,手套剛剛用過,不知道上面接觸了什麼細菌,如果操作電梯的話,非醫務人員再接觸按鈕,就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種是,手套沒有用過,那麼作為一個干凈無菌的手套,接觸非醫務人員碰過的按鈕,也是有手套被污染的可能。簡單的說,就是為了安全衛生。
醫院里類似電梯按鈕的規定還有禁止穿工作服(即俗稱的白大褂)進食堂,禁止穿工作服走出醫院進出外界公共場合,手術室專用的洗手衣禁止穿出手術室等。這些對非醫務工作者來說可能覺得有些奇怪的規定都是為了防止和減少醫院內醫源性(由醫院工作人員造成)的交叉感染。
⑼ 一級防護標准包括哪些
具體要求:
1、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醫用防護口罩。
2、每次接觸病人後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洗必泰醇、新潔爾滅醇、75%酒精、復配消毒劑等)揉搓1~3分鍾。
3、接觸可疑的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時建議戴手套。
(9)預計接觸疑似病例需要帶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手術室防護措施:
1、降低麻醉廢氣污染。降低手術室麻醉廢氣的污染,應從造成麻醉廢氣泄漏或污染的各個環節著手,主要包括:選用密閉性能好的麻醉機並進行定期檢測,防止氣源管道的漏氣,盡量採用低流量禁閉式靜吸復合麻醉,選用密閉度適宜的麻醉面罩,往蒸發罐加葯過程中防止麻醉葯灑落等。
提高手術室工作人員對麻醉廢氣污染的重視,並加強責任性管理,也是降低降低麻醉廢氣污染的重要環節。
2、加強麻醉廢氣排污設備。改善手術室的通風條件,將泄漏的麻醉廢氣盡可能排放至室外;採用麻醉廢氣吸收器或將麻醉機的廢氣連接管道通至室外是加強麻醉廢氣排污的有效措施;
麻醉廢氣排除系統是最有效的排污設備,可使手術室麻醉廢氣的污染減少率達到59%以上,也是現代手術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有少數醫院的手術室已裝備了麻醉廢氣排除系統,但大多數的手術室連麻醉機廢氣排放的簡單措施都未得到落實,國內對麻醉廢氣污染的重視以及具備的排污設備遠遠落後於國外發達國家。
3、工作人員的自身防護。手術室工作人員中,年輕的女性護理人員佔了大多數,手術室護士每日工作在殘余麻醉廢氣的污染環境中,國內平均約為6.5h/日或更長。
除強調孕期或哺乳期婦女通過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以減少接觸麻醉廢氣外,還應該通過加快手術室的工作效率,合理安排補休或進行工作崗位的輪換等措施,以盡量減少每一位工作人員在麻醉廢氣污染環境中的滯留時間。
⑽ 標准預防一二三級防護包括哪些
1、一級防護標准
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醫用防護口罩。每次接觸病人後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劑(洗必泰醇、新潔爾滅醇、75%酒精、復配消毒劑等)揉搓1~3分鍾。接觸可疑的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時建議戴手套。
2、二級防護標准
使用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罩/面罩、醫用乳膠手套、防護鞋、工作帽。
3、三級防護標准
三級防護的適用范圍是與傳染病人群密切接觸、負責標本採集、處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醫護工作人員,除了按二級的防護要求之外,還需要加強防護,可將護目鏡、防護口罩換為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
(10)預計接觸疑似病例需要帶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一級防護標准著裝:標准預防制度:
1、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時應當戴手套;
2、脫去手套後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一旦接觸了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質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後應當立即洗手;
4、處理所有銳器時應當特別注意,防止被剌傷,如: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