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手接觸和使用腐蝕性化學品作業一1負應該佩戴什麼手套
一般來說應該帶上耐腐蝕手套,常見的是耐酸手套。
② 如果你的家人或者你的親朋好友出現了疑似病例,而你接觸了他們,你該如何處理
如果是這樣,那必須要向疾控中心申報,在家等疾控中心的人員來處理。
③ 手上有傷口的醫務人員與無傷口的醫務人員在接觸隔離患者需戴手套時有什麼不同
當然有區別了,皮膚是我們天然的一道完美的屏障。如果你的手上有傷口,那麼等於是這個屏障被打破了,增加了醫務人員的感染機會。要單獨針對這個傷口進行保護處理。然後再戴手套。
④ 新冠一級防護措施包括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為最大限度降低防控人員感染風險,為不同崗位人員科學提供防護措施,現將標准預防、三級防護標准明確如下:
一、標准預防
1.標准預防:是指基於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膚和黏膜均 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則,為了最大限度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手衛生、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呼吸衛生/咳嗽禮儀等。
2.分級防護:在實施標准預防的基礎上,採取接觸隔離、飛沫隔離和空氣隔離等措施。
3.分級防護標准:
1、一級防護
(1)適用范圍
①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 觀察的人員。
②樣本運送人員。
③一般呼吸道發熱門急診醫務人員。
(2)防護要求
穿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 穿一次性使用隔離衣和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每 4 小時更換 1 次或感潮濕時更換,有污染時隨時更換)。
2、二級防護
(1)適用范圍
①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現症狀的 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人員。
②在疫源地內進行終末消毒的人員 。
③在生物安全櫃內對標本進行處理和檢測的實驗室人員。
④病人轉運的司機和醫務人員。
⑤進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留觀室、隔離病房或隔離病區進 行診療、清潔消毒的醫務人員。
(2)防護要求
戴一次性使用帽子、醫用防護口罩(N95 或 更高級別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防霧型)或防護面罩(防霧型)、醫用防護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醫用防護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3、三級防護
(1)適用范圍
①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現症狀的 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進行標本採集人員。
②標本處理和檢測時可能產生氣溶膠操作的人員。
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觀察或確診病例實施可能產生氣溶膠近距離治療操作例如氣管內插管、霧化治療、誘發痰液的檢查、支氣管鏡、呼吸道痰液抽吸、氣管切口的護理、胸腔物理治療、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壓通氣(如 BIPAP 和 CPAP)、高頻震盪通氣、復甦操作、死後肺組織活檢等醫務人員。
④處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屍體的工作人員。
(2)防護要求
除按二級防護要求外,將護目鏡(防霧 型)或防護面罩,換為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更高級別帶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正壓式頭套)。
⑤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哪種手套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醫用橡膠手套。
一、手套的分類
(一)一次性使用醫用手套
1、一次性使用滅菌橡膠外科手套:符合GB7543。
2、一次性使用醫用橡膠檢查手套:符合GB10213。
(二)可重復使用手套
1、橡膠耐油手套:符合AQ6101,為接觸礦物油、植物油以及脂肪族的各種溶劑時戴用的手套。
2、耐酸(鹼)手套:符合AQ6102,為接觸酸鹼嚳液時戴用的手套。
3、浸塑手套:符合GB/T18843,用於防水、洗滌劑、臟污及輕微機械等傷害,僅適用於清潔工等類似工種手套。
(5)接觸疑似病例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醫用手套加入粉末後形成的風險為可能造成患者傷口感染、形成肉芽腫、臟器粘連等並發症,導致醫務人員過敏反應等。在有粉醫用手套生產過程中,由於需要向手套中添加粉末,也會導致環境污染及對操作工人的傷害。
有粉醫用手套生產企業應進一步完善產品說明書和標簽中的警示信息,提醒醫療機構和使用者合理選擇、安全使用。
⑥ 與傳染病患者接觸時需帶上什麼 a手套 b防毒面具 c口罩 d隔離服
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接觸時,須戴上 ( C ) A、手套 B、防毒面具 C、口罩
⑦ 工作中接觸醋酸乙酯時需戴哪類防護手套
該物質沒有毒害,也沒有腐蝕性,普通的橡膠手套就可以啦。
望採納,謝謝!
⑧ 進入新冠疑似患者房間,需要帶手套嗎
為了安全 要, ,,,
⑨ 與傳染源接觸應該佩戴什麼手套
要用那種密不透風的而且隔離性比較好的那種,用過以後及時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