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說,上了幼兒園的孩子應該在3歲以上,一般都不會再出現尿褲子的現象了。而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家長發現,本來能管好自己上廁所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又重新愛尿褲子了。這是為什麼呢?你家的孩子有這樣的情況嗎?案例1:孩子現在四歲半,三歲上幼兒園時,偶爾會尿褲子,但最近在幼兒園每天都尿褲子,在前兩天頭一次尿褲子時全家一起批評他,結果越說越嚴重,看過醫生沒有問題,我擔心是不是批評得太厲害形成了心理問題,我該怎樣引導他?他玩起來特別投入!案例2:我兒子四歲半了,以前上幼兒園挺好的,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每天在幼兒園都尿褲子,孩子解釋的原因很多,像中午休息的時候老師不讓去廁所呀;像當時在玩的時候尿都來不及了呀;或者說吃飯的時候不敢跟老師說要去廁所呀等等原因。我們天天教導,教他方法和引導他,都不行。後來批評和打都不管用,請教專家怎麼辦? ,大人是輕鬆了,不需要每天洗尿布了,夜裡也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可孩子呢?他們養成了有便就拉的習慣,根本就不知道把尿是怎麼回事。隨著慢慢的長大,家人又開始有過多的不放心束縛著孩子:不放心孩子一個人睡覺、不放心孩子自己吃飯、不放心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有人欺負真是這些不放心,讓孩子在園放不開手腳,什麼事都等著大人幫忙,他們的自理能力也越來越差。由於這雙重原因,幼兒已入園仍然尿褲子也就不奇怪了。 具體現象分析及措施現象一:體育課上,老師正開開心心地帶孩子玩著《老狼老狼幾點鍾》的游戲,突然一名小朋友突然大聲叫道老師,我尿褲子了!老師覺得特納悶:下課時不是剛小過便的嘛,怎麼又尿褲子,就算再不會憋尿,也不至於二十分鍾都堅持不下來吧!分析:每次下課後的入廁時間,有些幼兒也跟著老師後面到廁所,但他們卻在廁所里轉悠了一圈、玩了一趟,又回來了,或許有的幼兒根本連廁所都沒有到,因為廁所里幼兒太多,教師不可能每一位幼兒都照顧到。 措施:家長跟孩子講好每次被老師帶入廁都一定要上廁所。和班上的老師溝通好,在上午兩節活動之間和下午加餐前後這兩個時段要狠抓,確保每位幼兒都入廁,每位幼兒都小便,無漏網之魚。 現象二:下課後大家都在有條不紊地入廁,可有的男小朋友知道自己要小便,就是在掏小雞雞時,來不及就尿在身上,更有的小朋友曾多次在老師幫忙掏小雞雞時來不及了就將小便尿在老師的手上。分析:有的男小朋友褲子上的洞較小,而幼兒的褲子穿得較多,幼兒無法自己掏出小雞雞,更有的幼兒裡面的毛線褲根本就沒有洞,每次小便時都得把褲子拉下來,這樣浪費了很多時間。
⑵ 如何誘導寶寶不尿褲子
寶媽們要勤快點,定時間把寶寶
⑶ 我是一名剛畢業的幼師,剛到幼兒園,幼兒園小班孩子總尿褲子,怎麼辦!
分享下我朋友紅纓幼兒園的一些案例,試著和孩子溝通和家長溝通,也許會找到問題,希望能幫到你!
小班以上的孩子都應該三歲以上了,一般不會再出現尿褲子的現象。可是越來越多的家長發現,本來能管好自己上廁所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又重新愛尿褲子了。這讓家長和老師都感到很棘手。有的寶寶在家裡不尿褲子,可是到了幼兒園就尿褲子,父母真是犯愁。
小倩已經四歲半了,三歲剛進幼兒園小班時,偶爾會尿褲子。但最近在幼兒園每天都尿褲子。媽媽給她書包里裝上了換洗的褲子,拜託老師給她換上。在前兩天頭一次尿褲子時,回到家爸爸媽媽都批評了她,說她羞羞。這么大的人了還在幼兒園里尿褲子,結果越說越嚴重,接連幾天去接小倩的時候老師都說她「今天又尿褲子了。」媽媽也覺得臉上無光,帶小倩去看過醫生,也沒有問題。媽媽擔心是不是批評得太厲害形成了心理問題,當寶寶在幼兒園尿褲子了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孩子尿褲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應該排除病因,一般來講大多數孩子都不是出於生理原因,有可能是孩子玩的過於投入,忘記要上廁所,等到去廁所時往往已經憋不住一瀉千里了。還有可能是孩子膽子小,剛入園時內心緊張,想上廁所不敢跟老師說。還有可能是孩子的自控能力還不夠,還沒有掌握上廁所的技巧。
想要糾正孩子尿褲子的情況,就需要家長與老師相互配合:
1、家長要放鬆心態
很多時候,家長會比孩子自己更緊張尿褲子這件事,一旦發現孩子尿褲子了,家長就會給孩子施加壓力,有的家長還會採取暴力手段打罵孩子。
最近,俊俊經常在幼兒園尿褲子,每天接他放學,媽媽第一時間都會先看他的褲子有沒有換。這天,媽媽一沖進教室,就忍不住對著俊俊大喊:「你怎麼又尿褲子了!作為懲罰,今天回家不許吃點心!明天我要最後一個來接你!」第二天,俊俊媽故意等班上其他孩子都走了才去接俊俊,令她郁悶的是,俊俊尿褲子的情況不僅沒有改善,還尿濕了床單和被褥。
同班的翔翔也尿濕了褲子,媽媽接他時,只是默默的拿過臟褲子,什麼話也都沒說。一段時間之後,翔翔又尿褲子了,晚上吃飯時,爸爸媽媽聊起了小時候自己尿褲子的事情,媽媽說自己上大班後,有一次晚上做夢找廁所,醒來就發現尿床了,爸爸則說自己上小學了還尿濕褲子的糗事。說完,爸爸媽媽感嘆:原來偶爾尿褲子是很正常的行為!說也奇怪,自此以後,翔翔再也沒有尿濕過褲子。
望採納,謝謝!
⑷ 某幼兒園幼兒經常尿床尿褲子,應該建議老師怎麼做
教會孩子有了便意怎麼辦 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在幼兒園里想要上廁所就馬上跟老師說,千萬不要貪玩等到憋不住了尿褲子。 小於剛進幼兒園第一天下午,老師就給小於媽媽打來電話說小於尿濕了褲子,讓家長送一條干凈的褲子換洗。小於媽媽只能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到幼兒園把小於接回了家。 媽媽覺得納悶兒,小於明明已經學會自己大小便了呀,平時在家要上廁所都會說的,除非是睡覺的時候偶爾會尿床,怎麼到了幼兒園反而尿褲子里了呢?媽媽問小於為什麼會尿褲子呀?小於說:「我不敢跟老師說。」媽媽真是哭笑不得。不過因為是第一天上幼兒園,孩子有些不適應也是非常正常的。媽媽沒有批評小於,她告訴小於,幼兒園的老師都很和藹可親的,就跟媽媽一樣。以後想上廁所就報告老師,老師不會批評你,而且還會帶你去小便。沒有什麼好害怕的知道嗎?以後只要想上廁所就馬上跟老師說,硬憋還會把自己憋壞。小於點了點頭說知道了。 有的孩子在想上廁所時害怕和老師說,最後忍不住了拉在褲子里。這種情況一般在剛進幼兒園時發生的比較多,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想上廁所了主動告訴老師,老師就會帶你去,千萬不要害怕。 在某些傳統的幼兒園里,老師為了方便管理,都會統一安排上廁所的時間。例如到了時間會讓孩子們去一次廁所。提醒孩子到了上廁所的時間,無論有沒有想上廁所的感覺,都去排泄一下。有的孩子在上廁所的時間到廁所里去逛了一圈,或者玩了一圈沒有上廁所就回來了,結果沒過多久又想要上廁所了,不敢告訴老師,最後尿在了褲子里。一些比較現代的幼兒園則不會提醒這個問題,無論哪種情況,家長都要教會孩子有了便意怎麼辦,孩子才會慢慢學會處理。 如果老師沒有照顧到孩子,家長也不用責備老師。一個老師要同時管理很多學生,不可能隨時兼顧到每一個孩子,偶爾疏忽是很正常的。責怪老師,反而會帶給老師壓力,而老師很有可能再把這種壓力轉回給孩子,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加深孩子的恐慌,導致他適應幼兒園的速度變慢。 選擇方便穿脫的褲子 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衣服的時候盡量選擇方便穿脫的褲子,如果家長給孩子穿很繁瑣的衣褲,孩子自己不便於穿脫,那麼就容易在上廁所的時候尿褲子。 俊熙今年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這天媽媽去接俊熙放學時,俊熙對媽媽說:「媽媽,我今天尿褲子了。」媽媽很驚訝,俊熙幼兒園小班以來就很少尿褲子,上了中班大班之後就沒有尿過褲子,怎麼會尿褲子呢?俊熙說,因為上午喝了水,又在操場上做游戲玩的太高興,結果尿急就憋著。等到憋的很急了,匆匆跑到廁所,結果由於媽媽今天給俊熙穿了條非常有型的牛仔褲,俊熙褲子怎麼拉都拉不下來,結果一急沒忍住就直接尿在了褲子里。 媽媽聽完,沒有批評俊熙,說:「今天這件事不怪你,是媽媽不好,媽媽不應該給你穿這條褲子,你自己不能脫下來,所以尿褲子了。不過以後也不要再等到小便很急的時候才去廁所,有了上廁所的感覺就趕緊去廁所,不要再發生今天這樣的狀況了。」俊熙說:「知道了,以後不回了。」 對於孩子穿著的衣褲家長也要注意。孩子的褲子要簡潔,便於脫和穿,避免因為一時著急而脫不下褲子。最好選擇那些比較寬松,褲頭不太緊的類型。避免背帶褲、緊身褲等不方便的褲子,更不要選擇那些帶拉鏈或需要扣扣子的褲子。 有的孩子入園後,因為不適應,有憋大便的習慣,這樣很容易造成兒童便秘。對於孩子憋大便的行為,家長也需要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多吃一些含豐富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每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有的孩子不習慣在幼兒園大便是不習慣幼兒園的小馬桶,關於這一點,家長在訓練孩子大便時,最好讓孩子逐步習慣家裡的馬桶,而不要讓孩子使用專屬的便盆,這樣孩子到了幼兒園使用小馬桶時才不會有抗拒感。 孩子上幼兒園尿褲子是普遍的現象,家長們不要過於緊張。上幼兒園有一個適應過程,家長根據幼兒園和孩子的具體情況多進行引導和糾正,慢慢孩子就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貼心小叮嚀: 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如果經常尿褲子首先應該排除病因,一般來講大多數孩子都不是出於生理原因,有可能是孩子玩的過於投入,忘記要上廁所,等到去廁所時往往已經憋不住一瀉千里了。還有可能是孩子膽子小,想上廁所不敢跟老師說。一般孩子換了新環境由於情緒緊張一下子不適應有可能會導致尿褲子現象。家長不必過於緊張,孩子有一個適應過程,等到適應了幼兒園環境,尿褲子現象自然就會消失。
⑸ 幼兒園小班小朋友尿褲子了老師該怎麼做
1、一般來說應該建議爬爬班的孩子的家長給孩子多帶一條褲子,因為這樣小的孩子尿褲子是正常現象,也是家長可以預料到的; 2、如果孩子尿褲子了,請你在第一時間給孩子把濕褲子脫下來,並且一定給孩子換上新褲子,注意給孩子保暖哦; 3、只要你進你的全力為孩子服務,即使孩子受了委屈,家長也會理解你的! 請你參考!
⑹ 小班幼兒冬天老是拉尿在褲子上要怎麼搞
教師每隔段時間帶幼兒上廁所。
⑺ 天涼了,小班孩子老尿褲子怎麼辦
你好 ! 孩子尿床是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尿床的原因有可能是對新環境的不適應,會有些緊張、還有睡眠不是很好神經系綳得緊緊的、還有就是老是給他批評會有一些心裡壓力等原因。我的建議是1、給孩子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