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得低於50%,不足50%的不能稱作羽絨服。充絨量允許偏差規定為-5%,一般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100-450克左右。
充絨量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在保證「含絨量」的條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200克以上,這樣羽絨服才能起到較好的保暖效果。
按照我國羽絨服的標准規定,羽絨服的含絨量不能低於50%,充絨量允許偏差規定為-5%。一般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100-450克左右。
充絨特點:
1、羽絨的充絨結構特點決定羽絨服保暖而輕盈的特徵。
2、羽絨是非常不容易發生纖維板結現象的,因此羽絨在被面料包圍時,會形一個個成立體盒狀結構和雙層夾片結構的小空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充絨結構。
3、對於立體盒狀結構,它的優點就在於羽絨分布均勻,不會有冷橋效應,但是製作工序復雜,並且羽絨服裝的重量也會大大增加;而雙層夾片結構的有點在於衣服的重量輕盈,但是在縫合的位置容易出現缺絨的現象,易被風吹透,因此一般用在內穿羽絨服中。
4、一件羽絨服的結構空間越小,就說明充絨量越多或者羽絨分布越均勻,但各種結構都存在一定的優點與缺點,所以不同結構適用於不同穿著方式的羽絨服。
㈡ 羽絨服裡面800蓬和900蓬的區別到底是啥
蓬鬆度是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如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8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800。
㈢ 充絨量90%,180g的羽絨服在北方冬天暖和嗎
如果是零下15度左右,還可以;如果零下20度以下就不夠暖和了。
含絨量與充絨量是決定羽絨服質量的關鍵,其含絨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為宜,具有一定的蓬鬆度和輕柔感;充絨量的多少,則涉及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應根據自己穿著的需要來確定。
高檔次羽絨服一般選用90%以上的白鵝絨或90%以上的白鴨絨,真正的90%以上的羽絨服保暖性強,蓬鬆度又高,羽絨服穿著又輕,又舒適。一般使用含絨量90%羽絨,充絨量230g~320g(根據商品尺寸)的羽絨服才適應在北方零下20度~零下30度左右的環境。
(3)山東冬季穿多少蓬的羽絨服擴展閱讀
選購羽絨服的注意事項
1、看
看產品標簽信息是否齊全。標簽應該注有生產廠名、羽絨種類、充絨量、含絨率、面料材質、產品尺寸等信息。
2、按
將羽絨服鋪平,輕輕按壓然後讓其自然恢復,看其是否很快回彈起來恢復原狀。如彈不起來或回彈很慢,說明填充物質量欠佳;如根本無回彈性,則填充料很可能是雞毛或是其他長毛片的粉碎毛而非羽絨。
3、摸
用手摸捏試其手感柔軟程度,有無過大過粗的長毛片、羽毛梗等。如手感柔軟但回彈性差,系軟化毛片而非羽絨;如手感柔軟但有短小粗硬的羽軸則為粉碎毛,這種羽絨製品無使用價值。
4、拍
猛力拍打羽絨服,看有無粉塵溢出。如無粉塵溢出為好產品;如有粉塵溢出,則為粉碎毛等偽劣填充料製品,一般不宜使用。
5、揉
用雙手揉搓羽絨服裝,看是否有毛絨鑽出。如有毛絨鑽出,說明使用面料不防絨。
㈣ 羽絨服多少蓬的暖和
蓬鬆度數值越大就越暖和,800蓬的比700蓬的暖和,900蓬的又比800蓬的暖和。但是羽絨服是不是暖和不僅僅取決於蓬鬆度,還跟含絨量充絨量有關。
影響羽絨服的品質如何,是否暖和主要有含絨量、充絨量、蓬鬆度。
一、含絨量
羽絨並不是羽毛。羽絨是羽毛根部柔軟蓬鬆的絨朵組成的絨毛,這才是鳥類保暖的關鍵。羽絨由一個個絨朵組成,絨朵有一個相對堅硬的中心點(莖點),簇狀纖維從中心點向四面八方伸展。正是這些纖維存儲空氣並捕捉熱量,絨朵越大,纖維便越長,絨的品質便越高,這樣的羽絨製品也就更保暖。
二、充絨量
充絨量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一般戶外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羽絨的充絨結構特點決定羽絨服保暖而輕盈的特徵。
羽絨是非常不容易發生纖維板結現象的,因此羽絨在被面料包圍時,會形一個個成立體盒狀結構和雙層夾片結構的小空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充絨結構。
對於立體盒狀結構,它的優點就在於羽絨分布均勻,不會有冷橋效應,但是製作工序復雜,並且羽絨服裝的重量也會大大增加;而雙層夾片結構的有點在於衣服的重量輕盈,但是在縫合的位置容易出現缺絨的現象,易被風吹透,因此一般用在內穿羽絨服中。
一件羽絨服的結構空間越小,就說明充絨量越多或者羽絨分布越均勻,但各種結構都存在一定的優點與缺點,所以不同結構適用於不同穿著方式的羽絨服。
三、蓬鬆度。
蓬鬆度是評估羽絨製品中的羽絨品質的標准,它的衡量標準是每盎司的絨可以填滿的立方英寸空間。因此你只需要記住蓬鬆度數值越大就越好就可以。優質的羽絨即使充入量不多仍然可以達到很蓬鬆的效果。當你將羽絨服壓縮在放開後,蓬鬆度好的羽絨在接觸空氣後會瞬間膨脹的立體而又飽滿。
(4)山東冬季穿多少蓬的羽絨服擴展閱讀:
羽絨和羽毛本來就是長在一起的,多以很難分離,因此所有的羽絨製品都會含有羽毛成分,這是不可避免的,此時「含絨量」便作為羽絨製品的標准之一。所以含絨量越高那麼羽絨就越多。當然,所有的鳥類都有羽毛也都有羽絨,鳥類的體積越大那麼絨朵就會越大。
絨朵越大,保暖效果就越好。而羽絨服多是選擇鴨絨和鵝絨。鴨絨因為鴨類養殖周期短,體積小,所以產出的羽絨較小,也相對便宜,性價比很高。鵝絨因為鵝的體積大羽絨較大,含油脂量高等因素所以價格一般都很貴。
㈤ 羽絨服600蓬什麼意思
羽絨服600蓬是指羽絨的蓬鬆度為600,意思是一盎司(30克)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
蓬鬆度用以衡量羽絨產品的松軟蓬起程度和隔熱能力,以每盎司羽絨所佔的立方英寸體積計算。蓬鬆度數值越大,表明羽絨的質量越好。
這是相對於含絨量更重要的指標,蓬鬆度高的羽絨服不僅保暖性能好,而且輕便貼身。
一般價格的羽絨服,蓬鬆度大約在450—500之間,價格稍高的羽絨服,蓬鬆度可以達到600—900。
例如在含絨量相同的情況下,900克蓬鬆度為700的羽絨,和700克蓬鬆度為900的羽絨的保暖效果基本是一樣的,其原因是900克蓬鬆度為700的羽絨,和700克蓬鬆度為900的羽絨的體積基本是一樣的。
(5)山東冬季穿多少蓬的羽絨服擴展閱讀
判斷羽絨服的蓬鬆度方法
可以把羽絨服折疊到最小的狀態,盡量排空羽絨服內的所有空氣。羽絨服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恢復原狀,說明蓬鬆度高;需要很久才能恢復原狀,或者很難恢復原狀的,說明蓬鬆度低。
在同樣的保溫效果下,800蓬鬆度的羽絨服比700蓬鬆度的要輕薄。
這里舉個例子說,羽絨服作為一個容器填充羽絨,一樣的大小填充進同樣重量的羽絨,一個填充700蓬鬆度的羽絨,一個填充800蓬鬆度的羽絨,就會發現800蓬鬆度的已經裝滿,700蓬鬆度的可能還有點空間(這里說的是同等的填充量)。
800蓬的明顯比700蓬的占體積大,而這些絨填充在羽絨服中,800蓬的蓬鬆度大,所以觸感會輕薄一點,700蓬的手感則會比較厚實,因此800蓬的比700蓬的要輕薄。
一般國產鴨絨的蓬鬆度在450左右,國產鵝絨的蓬鬆度從450到600。灰鵝絨的含絨量可達95%左右,蓬鬆度高達700到800,頂級的匈牙利灰鵝絨蓬鬆度可以達到900。
鵝絨的蓬鬆度可以反映兩個重要特性:保暖重量比和壓縮性,直接影響到穿著者的保暖性和舒適感。所以說高蓬鬆度的羽絨可以讓一件超輕的衣服超保暖。
㈥ 戶外羽絨服要多少蓬才保暖北面女款
一般蓬鬆度現在再高的是1000,但基本上是950左右。
鑒別純羽絨絨毛:把純質羽絨混淆其他雜毛絨,把雞毛絨用作填料的雞撕絨,把絨絲、頭頸毛、未成熟絨、羽絲等下腳貨拼在一起作填充的混合絨,把鵝毛、鴨毛毛片用機器粉碎作填充料的粉碎絨。這些雜毛絨的絨質及保暖性都不如羽絨,要加以區別。
蓬鬆度:蓬鬆度要高。挑選時,用手捏緊製品,然後打開看其復原的程度,以此來鑒別絨毛質量的優劣。 柔軟度:手感柔軟,沒有硬毛觸覺為最好。若手感達到要求,而彈性較弱,則可能摻有錦綸棉。如有粗糙、粒狀等異樣手感,則可能是劣質毛絨。
㈦ 羽絨服是越蓬越好嗎
這個明顯不是
羽絨服蓬只是說明它的絨比較蓬鬆,而並不代表其選用的羽絨很好
這只是其中一方面
羽絨服選購,要看它的羽絨會不會在衣服里四處亂動(這樣的說明設計不好),要看羽絨是否會壓下後漸漸恢復(太快的說明其中含有其他成分),好看穿在身上是否貼身(是的話說明羽絨服的羽絨質地軟而細膩),要看羽絨有無外露(有的話說明衣服質量不好),要看衣服抖動是否有灰塵(有的話,其中可能含羽毛)
㈧ 羽絨服蓬鬆度多少好
羽絨服的填充物,最常見的是鵝絨和鴨絨,這兩種按顏色分,又可分為白絨和灰絨。在市面上的羽絨服按照價格來看,排序為: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可能受到售價排序的影響,很多人因此就認為這些絨在質量上也是這樣排序,其實不然。通過對羽絨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體驗,一般來說相同質量和含絨量的鵝絨比鴨絨的保暖性、蓬鬆度等好些,但顏色與羽絨服質量的好壞,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關系。
事實上,充絨量代表了絨的「量」, 而含絨量決定了絨的「質」,蓬鬆度也是其中重要衡量指標。在充絨量相當的情況下,蓬鬆度越高,其保暖性能就會越好。由於蓬鬆度越高,羽絨所包含的隔熱空氣就越多,隔熱性能因此也就越好。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一般的羽絨服,其蓬鬆度大概在450—500之間。當然,對於更好的羽絨服,其蓬鬆度也會更高,可以達到600—900。
㈨ 面對零下48度最低要穿多少蓬鬆度和含絨量的羽絨服
這樣的溫度,
最少要穿180絨含量,
和80蓬鬆度的。
低於這個標准,
都不會有很好的保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