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給寶寶載做衣服
可以拿寶寶的衣服做個比照,一般做的樣子不會太復雜的,按照寶寶的尺寸剪的肥點,大點,然後縫起來就好了,最後可以弄點裝飾。
⑵ 怎麼給寶寶做防曬
您好
1 選防曬霜先看成分
防曬霜當然首先要能有效防曬。
一般來說,大部分防曬產品都能防住陽光中的UVB射線,我們熟知的SPF值即是對UVB射線防護效果的評估。
但是,光防UVB還不夠,陽光中的UVA射線穿透力更強,同樣是寶寶們需要迴避的傷害。目前,部分產品會直接標明「UVA防護」功能,但一部分則以「PA」、「+」符號來顯示針對UVA的防護強度。
簡單來說,首先要選擇的就是既能防UVB又能防UVA的防曬產品,這類產品一般包含某種或全部以下成分:
二苯基甲酮(Benzophenones)、鄰氨基苯甲酸薄荷酯(Menthyl anthranilate)、依莰舒(Ecamsule)、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氧化鋅(Zinc Oxide)。
所以優秀的防曬產品,基本上都含有多種防曬成分。
比如美國某款知名嬰兒防曬乳液,就含有5種有效防曬成分,分別是:阿伏苯宗(Avobenzone,防UVA)、甲基水楊醇(Homosalate,防UVB)、水楊酸辛酯(Octisalate,防UVB )、奧克立林(Octocrylene,防UVB)和二苯甲酮-3(Oxybenzone ,防UVA和UVB)。
盡管最後這種成分(Oxybenzone)近年來陷入了爭議,但歐美的醫療行業協會依然認為其在防曬產品中的含量對人體是安全的。
2 如何選擇防曬霜的防曬指數?
SPF值是選防曬產品的時候繞不過去的數字,到底選什麼數值范圍的比較好呢?這里有一張表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簡單來說,SPF15~30的范圍,就足夠防住絕大部分的UVB。
但是美國兒科醫生一般會向家長建議選擇SPF值更高的產品,因為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難免發生塗抹量少、不到位、產品稀釋或流失等情況,降低了防曬能力。
因此選擇更高的SPF指數的產品,在效果損耗後可能還能維持大約SPF15~30的防曬效果。
對於防UVA,一部分產品可以看「+」的數量,部分產品會在包裝上說明自身對UVA的防曬程度。
3 選什麼形式的防曬產品?
現在的防曬產品形式多種多樣,不再只是「霜」,還包括乳液、凝膠、噴霧、泡沫乳液等等形態。
防曬劑現在有各種形態
不同的形態會影響塗抹的量和方式。
但是對於家長來說,最好選擇孩子最喜歡最適應的防曬產品,如果產品形態本身讓寶寶討厭,可能導致他們主動擦掉或洗掉產品……那樣就沒有效果了。
4 怎麼確定防曬產品不傷害寶寶?
合格的防曬產品本身是安全的,但是皮膚的狀態和過敏體質因人而異。
所以家長在選擇防曬產品的時候,應該先給孩子進行「皮試」——在寶寶的一小塊皮膚上塗上防曬產品,觀察是否會導致皮膚問題(如發紅、皮疹等)或其他不適。而不要在一開始就大量使用。
對於擔心過敏等問題的家長,可以選擇標注有針對過敏兒童的產品。相應的,害怕孩子把防曬產品弄進眼睛的話,可以選擇無淚配方。
5 怎樣保證防曬產品的效果?
防曬產品並不是簡單抹一抹噴一噴就能發揮全部效果的,大多數人在使用防曬產品時都會發生操作誤區,減小其效果。
首先,我們需要抹夠份量,或者噴夠份量(如果你選擇的是噴霧)。孩子的身體暴露在太陽下的所有皮膚位置上都塗上防曬,尤其是脖子後面、腳背之類的地方,往往容易被忘記。
其次,要提前塗上防曬劑。一般來說,在兒童出門前15~30分鍾就要完成防曬劑塗抹,而不要等到出門以後或者出門前一分鍾去塗抹,這樣才能保證防曬產品生效。
第三,記得補充防曬劑。在室外長時間活動的孩子,至少每2小時要重新塗抹一次防曬劑。
在室外時間長,要記得定時補充塗抹防曬劑
另外,FDA規定,防曬產品不得使用「防水」字樣進行宣傳,因為沒有任何一款防曬霜(乳液、噴霧等等)能真正防水,它們只能「抗水」。
因此,不管是夏天室外活動流汗,還是室外游泳,我們都要考慮到防曬產品並不真正防水這一點,及時補充塗抹防曬劑。
6 其他部位也需要防曬
防曬是一件全方位的事。除了在裸露的皮膚上塗上防曬劑,孩子們的眼睛、嘴唇和頭發頭皮也需要保護。
這就不是防曬霜可以解決的問題了。
關於嘴唇防曬,和防曬霜一樣,現在有專門的防曬唇膏產品,美國兒科醫生的建議是,選擇SPF值在15以上的防曬唇膏。
頭部防曬可以選擇寬邊防曬帽,選擇紫外線防護系數(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UPF)15~50+的產品。如果要選擇防曬服,也應選擇這個范圍內的產品。
關於眼睛防曬,美國皮膚癌基金會建議家長為兒童選擇合格的防曬墨鏡——
皮膚癌基金會建議選擇兒童眼部防曬選擇墨鏡,圖中寶寶可謂全副武裝
該基金會對墨鏡的規格建議如下:
1.選擇能夠99%~100%同時防護UVA和UVB的墨鏡;
2.防護面積越大越好,因此選擇鏡片寬大的墨鏡;
3.選擇適合兒童活動的安全款式;
4.讓寶寶自己選他她喜歡的顏色和形狀。
⑶ 給寶寶做了一條褲子怎麼發朋友圈
給褲子拍照並附上褲子製作初衷,對寶寶關心愛護的話語轉發朋友圈。
⑷ 怎樣給一歲寶寶做背帶褲子
給寶寶做褲子是需要裁剪技能的,如果寶媽不會的話,是不可能給寶寶做出漂亮合適的褲子。
所以可以系統學習一下,才可能做到。
⑸ 怎麼給小孩子買衣服 小孩子的夏裝要怎麼選
1、出於健康考慮,兒童夏裝質量理應更有保障,各位家長在購買童裝時,應當特別注意服裝的吊牌信息。
2、兒童服飾常為了美觀添加一些裝飾物,家長在選購的時候更要留意裝飾物是否合理,提防服裝上的安全隱患。
3、夏季童裝以方領口、圓領、小尖領為好。而且最好在前面開襟,鈕扣不宜多,便於兒童自己穿、脫衣服。
4、兒童服裝要選擇寬腰式的衣裙,以便把兒童挺腹、無腰的外形掩飾住,並能起到寬松、涼爽的作用。
5、童褲可選擇日光褲、田雞褲等。許多父母喜歡給孩子穿連襪褲,這種褲子如果太短,會影響孩子下肢的活動,不利於孩子的發育。
6、選擇兒童上衣時,袖子不宜過長,如果袖子太長,孩子的手臂活動會不方便,不能做些精細的動作,減少了手指活動的機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利。
7、兒童服裝的色彩要鮮艷秀麗。學齡前兒童對色彩已有了感覺和要求,如果能在兒童服裝上點綴些有趣的小動物圖案或色彩鮮艷的其他裝飾圖案,會引起孩子的穿著興趣,給兒童帶來更多的快樂。
8、對於嬰幼兒服裝的生產,國家專門制定了詳細的強制性標准,對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異味等制定嚴格指標。對於進口的外貿服飾,在加貼的中文標簽上,還要標出生產國信息,標明國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以及聯系電話。
9、在給寶寶選購涼鞋的時候,要看好鞋子的鞋帶是否跟腳,因為孩子總是好動愛跑跳,跟腳的鞋帶能夠讓孩子的腳不容易滑出來。
10、給寶寶選購涼鞋,鞋底不要太軟,但也不能太硬,太硬的鞋底會讓孩子活動不自如,而太軟的鞋底會讓寶寶在走路上沒有支撐力。
11、五歲以下的寶寶最好別穿洞洞鞋。洞洞鞋非常柔軟,而且很容易變形,更容易從寶寶的腳上脫落,容易使孩子受傷。五歲以下的寶寶最好穿舒適固定性好的運動鞋。
12、寶寶在夏季穿著露腳趾的涼鞋,會增加受傷的可能,由於孩子總是非常愛動,而且身體協調能力沒有那麼靈活,穿露腳趾的涼鞋很容易讓孩子的腳趾受傷。例如,寶寶在走路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地上的石頭或者是其他東西,絆倒的話就會把腳趾碰傷。另外,如果拿重物不注意砸到腳趾,也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傷害,有可能導致寶寶腳趾骨折。因此,家長們在夏季給寶寶選購涼席最好包住腳趾。
13、要給寶寶選幾件亞麻質的衣服。因為亞麻質的衣服有這些優點:冬暖夏涼,透氣,又吸濕。而且防靜電。最重要的是這種面料的衣服質地比較柔軟又輕,穿著舒適。棉紡織品為好,因質地柔軟,易吸水,通氣性能好。合成纖維(如腈綸、滌卡、滌棉綢等)可引起皮膚發癢或其他不適,尤其是出汗後此類衣服緊貼在皮膚上,使人感到很不舒服,所以對寶寶不太適宜。
14、如果是活潑好動的男寶寶,選T恤+短褲這種搭配會讓他顯得像大男孩一樣,酷酷的,又不失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徵。
15、如果是女寶寶的話,那選擇的搭配就太多了。這里暫時先推薦以下三種:迷你短裙+淑女版上衣。連衣裙(迷你版)+韓版女童鞋。淑女版上衣+迷你短褲。
16、為寶寶選好衣服好最好回家洗一洗,以減少衣服上化學殘留對寶寶皮膚造成刺激或傷害。
17、為寶寶選鞋不要選皮革材質的,那樣當寶寶的小腳出汗時不容易排汗,從而容易讓寶寶的腳丫起疹。
18、淺淡,如白色、淺黃色、淡粉色等。深顏色的布料對皮膚有刺激性,會引起皮炎。深色布也易吸收陽光而產生悶熱感,不宜作夏裝。
19、衣服要寬大合體,便於穿脫,胸腹部不宜約束過緊,以免影響呼吸和散熱。
20、童裝上不宜釘綴金屬符號或佩戴金屬類紀念章,以免刺傷或壓迫局部皮膚。
21、盡量少用鈕扣,可用帶子代替,背帶褲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22、盡量不買短褲,睡衣更是要蓋到腳脖,襪子就買鬆口的。
⑹ 怎麼給寶寶做手工衣服
簡單方法就是從貼身的小背心等做起,
一般是用紙剪著小背心的前後片,然後套在寶寶的身上,測試大小,修改尺寸,直接到合適了,再放在布上,照邊紙裁剪出來,再用針線或縫紉機縫合,先簡後難,就會有進步了,
如果在網上,雜志等處看到合適的樣式,可以購買到合適的布料後,簡化一下,再一步一步增加難度起來。
⑺ 怎樣給寶寶做輔食
寶寶的飲食是父母最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好的飲食不但有利於寶寶的生長和發育,而且還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和抗病的能力,所以我們要提供給寶寶最好的飲食才行,但是很多父母還是不懂得一些寶寶飲食的原則,例如寶寶到了一定年齡就應該添加一些輔食,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其實輔食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在做輔食之前需要注意寶寶的消化能力沒有成年人那麼強,所以我們做出來的輔食要有利於消化才行。
1.米粉原料:1匙米粉
溫水做法:1匙米粉加入3-4匙溫水,靜置後,用筷子按照順時針方向調成糊狀。
2.米湯原料:大米
做法:將鍋內水燒開後,放入淘洗干凈的200g大米,煮開後再用文火煮成爛粥,取上層米湯即可食用。功效:米湯湯味香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維生素C、維生素B等。
3.魚泥胡蘿卜泥米粉原料:河魚或是海魚,胡蘿卜
做法:選擇河魚或是海魚,蒸熟,取出肉,並小心將魚刺全部除去,壓成泥即可。將做好的少量魚泥,連同胡蘿卜泥一起拌在米粉里。
4.蛋黃泥原料:雞蛋1個
做法:將雞蛋煮熟,用篩碗或勺子碾成泥,加入適量開水或配方奶調勻即可。最初要從1/8個蛋黃開始,根據寶寶的接受程度逐步添加至1/4、1/3。功效:補充寶寶逐漸缺失的鐵,蛋黃中的鐵含量高,同時維生素A、D和E與脂肪溶解容易被機體吸收和利用。
5.土豆泥原料:土豆
做法:將一隻土豆去皮並切成小塊,蒸熟後用勺壓爛成泥,加少量水調勻即可。
6.青菜泥原料:青菜
做法:將適量青菜葉洗凈,加入沸水內煮約1-2分鍾後,取出菜葉用粉碎機粉碎,或在銅絲網上研磨,濾出菜泥
7.牛奶紅薯泥原料:紅薯1塊,奶粉1勺
做法:將紅薯(馬鈴薯)洗凈去皮蒸熟,用篩碗或勺子碾成泥。奶粉沖調好後倒入紅薯(馬鈴薯)泥中,調勻即可。
8.雞湯南瓜泥原料:雞胸肉1塊,南瓜1小塊
做法:將雞胸肉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然後將雞胸肉剁成泥,加入一大碗水煮。將南瓜去皮放另外的鍋內蒸熟,用勺子碾成泥。當雞肉湯熬成一小碗的時候,用消過毒的紗布將雞肉顆粒過濾掉,將雞湯倒入南瓜泥中,再稍煮片刻即可。功效:雞肉富含蛋白質,南瓜富含鈣、磷、鐵、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其中胡蘿卜素含量較豐富。
9.肉末茄泥原料:圓茄子1/3個,精肉末1勺,濕澱粉少許,蒜1/4瓣,鹽、麻油少許
做法:蒜剁碎,加入精肉末中用濕澱粉和鹽攪拌均勻,腌20分鍾。圓茄子橫切1/3,取帶皮部分較多的那半,茄肉部分朝上放碗內,將腌好的精肉末置於茄肉上,上鍋蒸至酥爛,取出,淋上少許麻油,拌勻即可。功效:利於小兒補充鈣質。
10.青菜汁原料:青菜
做法:將一碗水在鍋中煮開,洗凈的完整的青菜葉先在水中浸泡20-30分鍾後取出切碎約一碗,加入沸水中煮沸1—2分鍾。將鍋離火,用湯匙擠壓菜葉,使菜汁流入水中,倒出上部清液即為菜汁。
11.南瓜原料:南瓜100g
做法:南瓜去皮,切成小丁蒸熟,然後將蒸熟的南瓜用勺壓爛成泥。在南瓜泥中加適量開水稀釋調勻後,放在干凈的細漏勺上過濾一下取汁食用。南瓜一定要蒸爛。也可加入米粉中喂寶寶。
12.肉末粥原料:新鮮豬肉
做法:將肉整塊煮爛,取出剁爛成末。將適量肉末加入菜粥或爛面條中煮沸後食用。
13.香蕉原料:香蕉1小段、奶粉2勺
做法:將香蕉剁成泥放入鍋中,加清水煮,邊煮邊攪拌,成為香蕉粥。奶粉沖調好,待香蕉粥微涼後倒入,攪拌勻。功效: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鉀和鎂,其他維生素和糖分、蛋白質、礦物質的含量也很高,此粥不僅是很好的強身健腦食品,更是便秘寶寶的最佳食物。
14.牛奶蛋黃米湯粥原料:米湯半小碗,奶粉2勺,雞蛋黃1/3個
做法:在燒大米粥時,將上面的米湯盛出半碗;雞蛋煮熟,取蛋黃1/3個研成粉。將奶粉沖調好,放入蛋黃、米湯,調勻即可。功效:富含蛋白質和鈣質,蛋黃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對小兒生長和大腦發育有好處。
15.鮮玉米糊原料:新鮮玉米半個
做法:用刀將玉米粒削下來,攪拌成漿。用紗布將玉米汁過濾出來,煮成粘稠狀即可。功效:玉米富含鈣、鎂、硒、維生素(E、A)、卵磷脂和18種氨基酸等30多種營養活性物質,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腦細胞活動,健康益智。
上文我們介紹了寶寶的飲食是父母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父母應該做好寶寶的飲食護理,寶寶到了一定年齡就需要添加一些輔食,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如何製作輔食才好,上文詳細介紹了多種寶寶輔食的製作方法。
⑻ 手把手教你給女寶寶做馬甲
那感情好有心意
⑼ 怎樣給小寶寶做小衣服
去做寶寶的衣服的了,麻煩,還不一定做的好看,買成品的衣服也很便宜,花樣還多,但我們老家那裡冬天老年人會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