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馬甲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馬甲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5-06-30 10:58:09

馬甲的解釋有哪幾種

1. 在古代戰爭中,"馬甲"是指戰馬所穿的鎧甲,其作用是保護戰馬除了面部和尾部以外的全身,使之在戰場上得到更全面的防護。
2. "馬甲"亦稱作"鐵衣"或"背心",它是一種服飾,最初起源於中國,後來傳播至歐美地區,主要用於保護軀干或者起到保暖的作用。
3. "馬甲"是一種無領無袖且較短的上衣,它是男士衣櫥中的常見單品之一。
4. 在互聯網語境中,如果一個人在使用常用的用戶名之外,還注冊了其他名稱,這些額外的名稱就被稱為"馬甲",這樣做通常是為了保持匿名或迷惑他人。

Ⅱ 馬甲的歷史淵源

在我國五千年華服羅衫、玉佩朱環的燦爛服飾史中,我們可以看到漢始至今,從內衣到外衣,馬甲服飾雖然形制簡單,但卻實用美觀,歷經五千年的歷史洗禮,流傳至今。本文以時間為線索,對我國馬甲服飾形式的由來及發展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分析。
「馬甲」,在《漢語詞典》中,意指「古代用於保護戰馬的專用裝具,又稱馬鎧」,可分為兩類,一類用於保護駕戰車的轅馬,另一類用於保護騎兵的乘馬。主要是皮質的,面上髹漆,並常畫有精美圖案。因此馬甲最初可謂之是
「馬的衣服」。後經世之演變,
漸漸流變為人類服用的一種服裝形式:馬甲,即背心,指的是不帶袖子和領子的上衣。有些地方亦稱坎肩,坎肩較之馬甲,
多指夾的、棉的、毛線織的。一、馬甲服飾形制的歷史演變
縱觀我國服裝發展歷史,馬甲服飾的變化基本遵循了
「無袖無領的上衣」的形制,只是在馬甲的長度、領形、袖長和開門襟方式四方面進行了變化,
如表1。由表1可知,現行「馬甲」服飾形制概念的變化,從秦漢開始至清朝,
基本與現代相同,以無袖的上衣為劃分的標准。雖然朝代不同,馬甲的具體形制和名稱有所不同,且半臂、褡護、罩甲為半袖,裲襠、裲襠鎧、褡護、罩甲和比甲為長款,但都是

與馬甲在古代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甲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瀏覽:29
韓安冉曬旗袍照 瀏覽:390
變性後怎樣穿旗袍 瀏覽:499
腰圍100厘米是多少碼牛仔褲 瀏覽:705
純羊外套能水洗嗎 瀏覽:900
福建師大附中校服 瀏覽:402
過冬沒有幾件厚外套怎麼行 瀏覽:267
關於買帽子的英語作文 瀏覽:917
高官穿的夾克是什麼料子的 瀏覽:391
卡其色立領夾克搭配 瀏覽:986
桃花旗袍雙人 瀏覽:775
羽絨服出絨補個里子多少錢 瀏覽:536
男士皮衣一身黑好看嗎 瀏覽:156
男士睡衣純棉品牌 瀏覽:947
優衣庫羽絨服會減多少錢 瀏覽:699
男生襯衫內搭高領衣 瀏覽:423
織男士圍巾收針 瀏覽:180
藍白條紋褲子搭配 瀏覽:921
錦州旗袍協會會長 瀏覽:163
夏天穿淺色褲子好看嗎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