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吃西餐時要注意哪些禮儀
1、預約的竅門。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2、再昂貴的休閑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
3、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如果有服務員帶位,也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餐點端來時,都應讓女士優先。就算是團體活動,也別忘了讓女士們走在前面。
4、吃飯時穿著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5、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6、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①菜和湯②魚肝油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酷酪⑥甜點和咖啡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7、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里,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了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8、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9、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10、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11、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台上。
12、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13、進餐時應與左右客人交談,但應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選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
14、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15、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16、魚肉極嫩易碎,因此餐廳常不備餐刀而備專用的湯匙。這種湯匙比一般喝湯用的稍大而且較平,不但可切分菜餚,還能將菜和調味汁一起舀起來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類食物,還是使用叉子為宜。處理魚骨頭時,首先用刀在魚鰓附近刺一條直線,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將魚的上半身挑開後,從頭開始,將刀放在骨頭下方,往魚尾方向劃開,把骨剔掉並挪到盤子的一角。最後再把魚尾切掉。
17、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18、喝湯也不能吸著喝。先用湯匙由後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19、麵包的吃法。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麵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麵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麵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麵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20、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地,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或主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21、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折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22、略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後,將刀叉擺成四點鍾方向即可西餐桌上的餐具很多,吃每一樣東西要用特定的餐具,就拿餐刀一項來講,吃西餐時最少也有三把刀,分別用來切肉排,蔬菜和切開小麵包,弄不清每一件餐具的具體用法就容易出現尷尬局面,餐具擺放得亂七八糟,就很容易使手中餐具掉在地上了。中國人用西餐是學習西方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本課程講解西餐桌上最基本的常識,讓你在享受西餐雅緻的就餐氛圍時,舉止更正確得體地,進餐有條有「禮」。
第1步:餐巾布
西餐餐巾一般用布,餐巾布方正平整,色彩素雅。經常放在膝上,在重禮節場合也可以放在胸前,平時的輕松場合還可以放在桌上,其中一個餐巾角正對胸前,並用碗碟壓住。用餐巾過程中,千萬要注意不要有如下失禮之舉:
1. 離席時將餐巾布掉落在地上。
2. 餐巾布用得污跡斑斑或者是皺皺巴巴。
3. 將吃剩食物放到餐巾布上。
4. 用餐巾布擦桌子。
餐巾布可以用來擦嘴或擦手,對角線疊成三角形狀,或平行疊成長方形狀,污漬應全部擦在裡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潔的。離開席位時,即使是暫時離開,也應該取下餐巾布隨意疊成方塊或三角形放在盤側或桌角,最好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第2步:關於刀、叉、勺
西餐用的刀、叉、勺各有其用,不能替代或混用。
1.刀
是用來切割食物的,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裡送。記住:右手拿刀。如果用餐時,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同時出現,一般正確的用法是:帶小小鋸齒的那一把用來切肉制食品;中等大小的用來將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種小巧的,刀尖是圓頭的、頂部有些上翹的小刀,則是用來切開小麵包,然後用它挑些果醬、奶油塗在麵包上面。
2.叉
左手拿叉,叉起食物往嘴裡送的,動作要輕,撿起適量食物一次性放入口中,不要拖拖拉拉一大塊,咬一口再放下,這樣很不雅。叉子撿起食物入嘴時,牙齒只碰到食物,不要咬叉,也不要讓刀叉在齒上或盤中發出聲響。
3.勺子
在正式場合下,勺有多種,小的是用於咖啡和甜點心的;扁平的用於塗黃油和分食蛋糕;比較大的,用來喝湯或盛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用於分食湯的,常見於自助餐。切莫搞錯。
第3步:餐具的擺放
餐具的擺放是根據上菜先後順序從外到內擺放。有的菜用過後,會撤掉一部分刀叉。刀叉放的方向和位置都有講究。刀叉放在墊盤上呈八字形,刀口朝內,叉尖向下就表示你還要繼續用餐;刀叉平行擺放在墊盤上刀口向處,叉尖向上則表示你不要用餐。湯勺橫放在湯盤內,匙心向上,也表示用湯餐具可以収走。
第4步:優雅用餐
1.喝濃湯時
勺子橫拿,由外向內輕舀,不要把勺很重地一掏到底,勺的外側接觸到湯。喝時用嘴唇輕觸勺子內側,不要端起湯盆來喝。湯將喝完時,左手可靠胸前輕輕將湯盆內側抬起,湯汁集中於盆底一側,右手用勺舀清。動作非常完美!
2.吃比薩餅或其他餅類時
用刀在盤內切出一塊正好適合一口吃掉的大小,叉子叉住送入口中。
3.吃麵包時
一手拿麵包,一手撕下一小塊放入口裡,不要拿著整個麵包咬。吃西餐時要衣著整潔,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長。最重要的是手一定要保持干凈,指甲修剪整齊。
附:國外就餐禮儀
食用熱水要說Boiled water,
如說Hotwater,則會送溫開水進來。
進門後由領座員引導入座。
高檔餐廳,較大物品應放在寄存處,離開時應付些許小費。
試飲葡萄酒時,先端起酒杯,如味道極差,可拒絕試飲。
在飲料送來前將餐巾置於大腿。
將餐單從頭看一遍再點菜,可先叫飲料,再慢慢看。
食用麵包時,應用手指每次撕一小塊。
從外至里依次使用排好的刀叉。
如有出納處,將小費放在桌上即可持帳單離開。
如帳單上含服務費,就不必付小費。
結帳時,向專門的服務生招手說「請結帳」或在手掌上寫字來表示。
吃東西時切勿發出聲音。
閉著嘴咀嚼食物,勿使食物露出。
調味品離自己較遠時,應請鄰座的人代勞,並說「請……」。
盡量不在中途離席,如必要,將餐巾放在椅子上再離開。
甜點之前,切勿吸煙。
如果是自助餐,請「量力而行」。
Ⅱ 吃西餐是的小麵包怎麼吃法
粘湯吃那是吃中餐,你吃西餐,當然是塗黃油.
現在這個時代,如果你是大公司老闆或是大官,那當然是要講究吃法,不過如果你還是一個學生,你吃東西怎麼吃,那才沒有管你.相反,看上去,學生吃東西比較可愛.
Ⅲ 西餐正確的操作程序
西餐很多時候很講究,刀叉等等工具較多,如果在社交場合,做得不好很可能被人家看做沒有禮貌。所以怎樣吃西餐的問題不可忽視。
步驟一:器具
西餐餐具有刀、叉、匙、盤、杯等,刀分食用刀、魚刀、岡刀、奶汕刀和水果刀;叉分食用叉、色叉、龍蝦叉;匙有湯匙、茶匙等,杯的種類更多,茶杯和咖啡杯均為瓷器,並配小碟;水杯和灑杯多為玻璃製品,不同的酒配備不同的酒杯。
注意
一道菜未吃完時,要放下刀又時,應成「八」字形放在盤子上,刀刃不要問外。如把刀叉合並放在盤上,則表示吃完或不再吃這道菜,服務員便要撤下盤子。最後一般是飲用咖啡、茶水等。
(3)吃西餐外套和小包包該如何放擴展閱讀:
西餐禮儀
一、餐前禮儀
1、正式的宴會邀請中,要注意女士優先原則。在女士坐下之前,男士要站在位置後面,顯示自己紳士的風度。
2、拿到食物是別先急著下口,看到每一個人都有了食物之後再開始享用你的大餐。
3、很多當地家庭也許會提供餐巾,餐巾是放在膝蓋上的,並且需要等到主人放好餐巾再把自己的放上。
4、如果遇到了你不喜歡吃或不能吃的食物,在與對方不是熟到如親人一般時,不應當要求主人為你添加一份你要吃的食物。
二、餐桌禮儀
1、在大部分西方家庭用餐中常常是把一盤菜傳到各位的面前,當然有時由主人親自把菜拿到客人面前,此時家中如有傭人的話,他會把菜呈到客人面前。如果是用餐者自己傳的話,你要按照其他盤子傳的同一方向傳給下一位。當你拿到傳來的菜盤子,便可從中取菜。
在取的時候,就算很喜歡吃也請記得不要取超過餐桌上人數比例的量,這樣的話每個人都能吃到你覺得很好吃的菜啦。而如果你不想吃傳過來的菜,那就請不做作的把它遞給下一位,但是千萬記得不要解釋你為什麼不吃或者作什麼評論!這是非常不禮貌的!
如是有人把菜盤子端給你,他會問你是否需要,你可以簡單地回答「是的,請給一些」 或者「謝謝,我不需要」
2、你可以把你手肘以下的部分放在餐桌上,但是不可把手肘放在餐桌上,這是一條基本的進餐禮貌!
3、當你想幫主人一些忙時,記得上菜要從進餐者的左邊放到他的前面;而撤盤子的時候,卻要從進餐者的右邊拿走。但是對於飲料,就沒有那麼多破規矩了,可以從左右的任何一方呈上和撤離。
4、盛湯的時候,切忌作餓狼撲食狀,盡可能在打湯時伸長手臂,而自己不要過於靠近湯碗。喝湯時,切記不要把整個勺子放進嘴裡來喝,而是在勺子的邊上喝。如發現湯碗里只剩一點兒了,實在喝不到了,你便用另一隻手把湯碗靠近你的一邊略略提起,緩緩的倒進勺子里喝完。
5、非常重要的一點,吃東西時要注意嘴上的禮貌。不要在吃東西時發出聲音,嘴裡有食物時也不要講話;在吃時也不該有雜訊發出來。
6、在餐桌上不該打飽嗝兒、咳嗽、打哈欠和打噴嚏之類。不過人不可能啥事兒都忍得住,如果不小心做了這些,趕快向大家表示歉意,說「對不起」。
7、人有三急!當你需離開餐桌時,只要說「對不起」或「對不起,我得離開一下」即可。不必大費周章解釋為何要離開,請千萬不要說「我要上廁所了」之類的話語。
8、現代人愛玩手機。但是在餐桌上最好不要使用手機講話或者收發消息等等,更不該看新聞或聽音樂,這是相當不禮貌的。
9、有時候吃到菜里的沙子了,或發現這菜不合你口味。你必須按照:用什麼方式放入嘴的,也用同樣的方式拿出來。一般是用勺子,只有魚刺可以用手拿出來。
10、在外用餐時只要把餐具平行放在盤子中央,餐具柄放在盤子的右側,叉子口向上,這就是你吃好了一道菜的標准,所以無論你是否吃完,服務員就會把這個盤子連餐具一起收走,千萬不要悲劇的被收走喜歡的菜啊。
11、如果中途有事要出去,把餐巾放在椅子上,這是表示還要回來。如輕輕地把餐巾放在你主餐盤的左方,則表示你已經吃飽喝足,無需再用餐了。
Ⅳ 吃西餐中間取吃時檯布如何放
西餐桌上的禮儀是人們長期形成的。有一些老規矩,例如,胳膊肘在用餐時自始至終不能擱在餐桌上等等,已不再被大家恪守了;但是,有許多「清規戒律」還是被人們所遵行。我們可以列舉一些不能違反的禁忌:普通西餐的進萊次序,通常是麵包、湯、各類菜式、布丁、咖啡或紅茶。照正式規矩,入席的時候,客人應該由椅的左方就位,離席的時候亦應由椅的左方退出入座後,應該待主人先攤開餐巾以後,才可以把放在桌上的餐巾鋪置在自己的膝上。收起的時候也是一樣,都要以主人為先,否則便失禮。鋪餐巾,在正式場合是將餐巾疊作兩層,放置在大腿上,不能完全攤開,更不能塞入腰衣服里、但一般的常餐便不須這么拘謹了,想要全攤開的話也是無妨的。有時中途因事要暫時離席,切勿將餐巾擱在桌上,因為這是意味你不再吃,侍者便不會再為你上萊了,所以,在離開時須將餐巾放在椅子上才對。用餐完畢,餐巾大致疊好,也可以不疊好,放在餐桌上,而要亂扔。如果發現水杯或萊餚中有臟物,不要大聲嚷嚷,引起同桌的人們注意,而應當悄悄告訴服務員,讓他拿走重拿一份來。換菜盤和餐具也是這樣。喝飲料時,先用餐巾擦一下嘴唇,然後再喝杯中的飲料,為的是避兔菜屑弄到臉上或丟進玻璃杯里。如有紙餐巾最好不用餐巾擦嘴,不要把用過的盤子推到一旁,或者把盤子摞起來。最好不要移動任何盤子的位置。在桌布上落下麵包屑,可以不必理會。如果是不慎落下一點兒飯菜可以在服務員撤走盤子時,用餐巾小心地把它拾到盤子中。
品味西餐文化,建議大家有時間到崇文門馬克西姆餐廳看一看,那裡按照19世紀末特有的法國浪漫派風格布置的西餐廳,裝璜華麗典雅,樂池內小樂隊演奏著古典的名曲,服務員是身著燕尾服的小夥子。這是馬可西姆餐廳的傳統,它讓顧客先飽眼福(餐廳布置),再飽耳福(柔和音樂),後飽口福(美味的法國大菜)。研究西餐的學者們,經過長期的探討和歸納認為吃西餐最講究6個「M」。
第一個是「Menu」(菜單)
當您走進西餐館,服務員先領您入座,待您坐穩,首先送上來的便是菜單。菜單被視為餐館的門面,老闆也一向重視,用最好的面料做菜單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軟羊皮打上各種美麗的花紋。在這里用菜單稱之似有不妥,應稱之為「菜譜」。
如何點好菜,我可有個絕招,我無論在國內外西餐館吃飯,往往點的菜又好吃,又便宜,常常受到同事們稱道,我的辦法是,打開菜譜,看哪道菜是以飯店名稱命名的,我往往取之,我深知,那位廚師也不會拿自己店名開玩笑的,所以他們下功夫做出的菜,肯定會好吃的,請大家一定要點。
涉及到點菜,看菜譜不由得使我想起近20年前發生在馬克西姆餐廳的一件事,四位年輕的「萬元戶」農民走進這家豪華的餐廳。他們有了錢,想品一品法國名菜。餐廳經理和服務員欣喜異常,熱情招待他們入座,並禮貌地呈上菜譜,恭敬地請他們點菜。誰料,其中一位把菜譜推到一邊,不屑一顧地說:「點什麼菜?你們看著來,什麼貴上什麼,我們有的是錢!」四位農民花了近2000元,美美吃了頓法國名菜,但也不時出了「洋相」,刀叉不知如何使,餐巾最後當了手絹用……
後來法方總經理同我談起此事,很有感觸:「從這四位年輕人身上,看到中國農民確實富了,令人振奮。但是中國朋友吃西餐不看菜單,使我們很難理解。在法國,就是戴高樂、德斯坦總統吃西餐也得看菜單點菜的。這里不涉及有錢沒錢的問題,因為看菜單、點菜已成了吃西餐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程序,是種生活方式。」
第二個是「Music」(音樂)
豪華高級的西餐廳,要有樂隊,演奏一些柔和的樂曲,一般的小西餐廳也播放一些美妙的樂曲。但,這里最講究的是樂聲的「可聞度」,即聲音要達到「似聽到又聽不到的程度」,就是說,要集中精力和友人談話就聽不到,要想休息放鬆一下就聽得到,這個火候要掌握好。
第三個是「Mood」(氣氛)
西餐講究環境雅緻,氣氛和諧。一定要有音樂相伴,有潔白的桌布,有鮮花擺放,所有餐具一定潔凈。如遇晚餐,要燈光暗淡,桌上要有紅色蠟燭,營造一種浪漫、迷人、淡雅的氣氛。
第四個是「Meeting」(會面)
也就是說和誰一起吃西餐,這要有選擇的,一定要是親朋好友,趣味相投的人。吃西餐主要為聯絡感情,很少在西餐桌上談生意。所以西餐廳內,少有面紅耳赤的場面出現。
第五個是「Manner」(禮俗)
也稱之為「吃相」和「吃態」,總之要遵循西方習俗,勿有唐突之舉,特別在手拿刀叉時,若手舞足蹈,就會「失態」。使用刀叉,應是右手持刀,左手拿叉,將食物切成小塊,然後用刀叉送入口內。一般來講,歐洲人使用刀叉時不換手,一直用左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內。美國人則是切好後,把刀放下,右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中。但無論何時,刀是絕不能送物入口的。西餐宴會,主人都會安排男女相鄰而坐,講究「女士優先」的西方紳士,都會表現出對女士的殷勤。
第六個是「Meal」(食品)
我的一位美國美食家朋友曾這樣說:「日本人用眼睛吃飯,料理的形式很美,吃我們的西餐,是用鼻子的,所以我們鼻子很大;只有你們偉大的中國人才懂得用舌頭吃飯。」我們中餐以「味」為核心,西餐是以營養為核心,至於味道那是無法同中餐相提並論的。
吃西餐在很大程度上講是在吃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台、繽紛的美酒,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為了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嫻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值得的。
1、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4、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里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凈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5、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麵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面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6、麵包應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塊麵包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
7、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8、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9、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咽。不願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也許會引以為榮。
10、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飲酒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該將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當別人為你斟酒時,如不要,可簡單地說一聲「不,謝謝!」或以手稍蓋酒杯,表示謝絕。
11、在進餐尚未全部結束時,不可抽煙,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結束時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應有禮貌地詢問一聲「您不介意吧!」
12、進餐時應與左右客人交談,但應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選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
13、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4或6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14、進餐時,不要解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台上。
Ⅳ 吃西餐需要注意什麼 西餐禮儀詳盡圖解
1、預約的竅門。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2、再昂貴的休閑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
3、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如果有服務員帶位,也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餐點端來時,都應讓女士優先。就算是團體活動,也別忘了讓女士們走在前面。
4、吃飯時穿著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5、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6、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①菜和湯②魚肝油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酷酪⑥甜點和咖啡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7、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里,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了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8、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9、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10、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11、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台上。
12、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13、進餐時應與左右客人交談,但應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選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
14、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15、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16、魚肉極嫩易碎,因此餐廳常不備餐刀而備專用的湯匙。這種湯匙比一般喝湯用的稍大而且較平,不但可切分菜餚,還能將菜和調味汁一起舀起來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類食物,還是使用叉子為宜。處理魚骨頭時,首先用刀在魚鰓附近刺一條直線,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將魚的上半身挑開後,從頭開始,將刀放在骨頭下方,往魚尾方向劃開,把骨剔掉並挪到盤子的一角。最後再把魚尾切掉。
17、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18、喝湯也不能吸著喝。先用湯匙由後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19、麵包的吃法。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麵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麵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麵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麵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20、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地,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或主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21、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折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22、略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後,將刀叉擺成四點鍾方向即可西餐桌上的餐具很多,吃每一樣東西要用特定的餐具,就拿餐刀一項來講,吃西餐時最少也有三把刀,分別用來切肉排,蔬菜和切開小麵包,弄不清每一件餐具的具體用法就容易出現尷尬局面,餐具擺放得亂七八糟,就很容易使手中餐具掉在地上了。中國人用西餐是學習西方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本課程講解西餐桌上最基本的常識,讓你在享受西餐雅緻的就餐氛圍時,舉止更正確得體地,進餐有條有「禮」。
Ⅵ 吃西餐的時候餐巾一般鋪放在哪
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
吃西餐時如何正確的使用餐巾
1.入座後,不要急於打開你的餐巾布。
2.從餐桌上拿起餐巾,先對折,再將褶線朝向自己,攤在腿上。絕不能把餐巾抖開,如圍兜般圍在子上,或塞在領口。而把餐巾的一角塞進口眼或腰帶里,也是錯誤的方法。假如衣服的質地較滑,餐巾容易滑落,那應該以較不醒目的方法,將餐巾的一角塞進腰帶里,或左右兩端塞在大腿下。除了必要時用來擦嘴之外,在餐桌上用餐的整個過程中你的餐巾布必須一直保持平鋪在你的雙腿上。
3.餐巾布也叫口布,是用來擦嘴的。
4.在用餐過程中,飲用酒水之前,你需要先用餐巾布擦拭嘴邊的油跡。
吃西餐時餐巾怎麼用
5.中途暫時離席時,須讓餐巾從餐桌上垂下一角宴席中最好避免中途離席。非暫時離席時,許多人會把餐巾疊好放在椅子上,這種處理方式並沒有錯,因為餐巾擺放在桌上容易被誤會已經離席。其實,最理想的方式是用盤子或刀子壓住餐巾的一角,讓它從桌沿垂下,當然臟的那一面朝內側才雅觀。
6.用餐完畢後,把你的餐巾布從中間拿起,放在桌子上,具體位置是你盤子左邊的地方。只需要隨意放好就可以了,不必特意折疊好,但也要注意不要把餐巾布弄得皺巴巴的。
7.餐巾布通常是折疊好放在位子中間的裝飾盤上,這是正式的晚宴上常見的餐巾擺法。除此之外,餐巾布也會放在盤子的邊上。
8.餐巾是可以弄臟的如不想將餐巾弄臟。而取出自己的手帕或面紙使用。是違反用餐禮儀的。
9.將魚骨頭或水果的種子吐出時,可利用餐巾遮住嘴,直接吐在餐巾內,再將餐巾向內側析起。
10.第一個打開餐巾布的人應該是主人,這個動作宣布晚宴正式開始。
11.如果餐巾布不是放在盤子中間的位置,它就會在你的左邊,而右邊的餐巾布是屬於坐在你右邊的客人的,注意不要拿錯其他的餐巾布。
12.有時候餐巾布是放在杯子中的,此時你的餐巾布就是在右邊的杯子中。
13.如果不是小孩或用餐不方便的人,最好不要將餐巾布掛在胸前。
14.餐巾布是用來擦嘴的,所以不要用它來擦臉或擦餐具。如果需要擦汗,你可以用紙巾。
15.口紅留在餐具上很不雅觀,但需要擦去口紅印時,應該選用紙巾而不是餐巾布。
16.用餐巾布擦嘴時避免動作過大,正確而優雅的使用方法是輕輕沾擦。
17.用餐完畢要站起來,首先將腿上的餐巾拿起,隨意疊好,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側,然後起身離座。如果站起來後才甩動或折疊餐巾,就不合乎禮節了。餐巾用完後無須折疊得太過整齊,但也不能隨便搓成一團。如有主賓或長輩在座,一定要等他們拿起餐巾折疊時才能跟著動作。 用餐完畢時,把餐巾布放回桌上的動作也是由女主人先做的,這表示晚宴結束。
Ⅶ 答:吃西餐的時候餐巾到底應該怎麼放
1.入座後,不要急於打開你的餐巾布。
2.從餐桌上拿起餐巾,先對折,再將褶線朝向自己,攤在腿上。絕不能把餐巾抖開,如圍兜般圍在子上,或塞在領口。而把餐巾的一角塞進口眼或腰帶里,也是錯誤的方法。假如衣服的質地較滑,餐巾容易滑落,那應該以較不醒目的方法,將餐巾的一角塞進腰帶里,或左右兩端塞在大腿下。除了必要時用來擦嘴之外,在餐桌上用餐的整個過程中你的餐巾布必須一直保持平鋪在你的雙腿上。
3.在用餐過程中,飲用酒水之前,你需要先用餐巾布擦拭嘴邊的油跡。
4.中途暫時離席時,須讓餐巾從餐桌上垂下一角
宴席中最好避免中途離席。非暫時離席時,許多人會把餐巾疊好放在椅子上,這種處理方式並沒有錯,因為餐巾擺放在桌上容易被誤會已經離席。其實,最理想的方式是用盤子或刀子壓住餐巾的一角,讓它從桌沿垂下,當然臟的那一面朝內側才雅觀。
5.餐巾布也叫口布,是用來擦嘴的。
6.用餐完畢後,把你的餐巾布從中間拿起,放在桌子上,具體位置是你盤子左邊的地方。只需要隨意放好就可以了,不必特意折疊好,但也要注意不要把餐巾布弄得皺巴巴的。
7.餐巾布通常是折疊好放在位子中間的裝飾盤上,這是正式的晚宴上常見的餐巾擺法。除此之外,餐巾布也會放在盤子的邊上。
8.餐巾是可以弄臟的如不想將餐巾弄臟。而取出自己的手帕或面紙使用。是違反用餐禮儀的。
9.將魚骨頭或水果的種子吐出時,可利用餐巾遮住嘴,直接吐在餐巾內,再將餐巾向內側析起。
10.第一個打開餐巾布的人應該是主人,這個動作宣布晚宴正式開始。
11.如果餐巾布不是放在盤子中間的位置,它就會在你的左邊,而右邊的餐巾布是屬於坐在你右邊的客人的,注意不要拿錯其他的餐巾布。
12.有時候餐巾布是放在杯子中的,此時你的餐巾布就是在右邊的杯子中。
13.如果不是小孩或用餐不方便的人,最好不要將餐巾布掛在胸前。
14.餐巾布是用來擦嘴的,所以不要用它來擦臉或擦餐具。如果需要擦汗,你可以用紙巾。
15.口紅留在餐具上很不雅觀,但需要擦去口紅印時,應該選用紙巾而不是餐巾布。
16.用餐巾布擦嘴時避免動作過大,正確而優雅的使用方法是輕輕沾擦。
17.用餐完畢要站起來,首先將腿上的餐巾拿起,隨意疊好,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側,然後起身離座。如果站起來後才甩動或折疊餐巾,就不合乎禮節了。餐巾用完後無須折疊得太過整齊,但也不能隨便搓成一團。如有主賓或長輩在座,一定要等他們拿起餐巾折疊時才能跟著動作。 用餐完畢時,把餐巾布放回桌上的動作也是由女主人先做的,這表示晚宴結束。
Ⅷ 吃西餐時要注意哪些禮儀
吃西餐要講究的一用餐禮儀。
一,上菜。上菜的順序一般是:麵包,冷盤,湯類,主菜,甜點,咖啡或水果。冷盤是開胃菜。湯有海鮮湯和奶油湯。主菜有雞,魚,牛肉,豬肉等。最後是飲料或水果。
二,刀叉匙的使用。湯匙橫擺在湯盤前面,其它刀叉分別放在各道菜的兩邊,用刀叉要由外而內。吃肉類用刀,用左手執叉按住菜品,再用右手拿刀切,要用刀尖切。肉類的骨頭放在碟子的右角。
三,用手拿著吃。麵包塗點牛油拿著吃,薯片,炸肉片,蘆筍等。
四,餐巾。要等女主人打開時,才可以打開,放在腿部才最好。只用來擦嘴。晚餐的餐巾比早餐的大一些。用完餐放在左邊的桌上。
Ⅸ 吃西餐時要注意哪些禮儀
吃西餐在很大程度上講是在吃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台、繽紛的美酒,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為了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嫻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值得的。
1、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4、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里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凈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5、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麵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面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6、麵包應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塊麵包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
7、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8、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9、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咽。不願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也許會引以為榮。
10、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飲酒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該將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當別人為你斟酒時,如不要,可簡單地說一聲「不,謝謝!」或以手稍蓋酒杯,表示謝絕。
11、在進餐尚未全部結束時,不可抽煙,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結束時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應有禮貌地詢問一聲「您不介意吧!」
12、進餐時應與左右客人交談,但應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選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
13、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4或6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14、進餐時,不要解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台上。
Ⅹ 吃西餐要注意的禮儀
西餐禮儀
1、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點菜完畢後將餐巾打開。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餐巾可用來擦嘴或迭手,不可用來擦餐具或擦臉。弄臟嘴巴時,一定要用餐巾擦拭,避免用自己的手帕。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用餐反摺的內側來擦,而不是弄臟其正面,是應有的禮貌。手指洗過後也是用餐巾擦的。若餐巾臟得厲害,請侍者重新更換一條。吃到壞的食物非吐出來不可時,也別吐在盤子里,最好在別人不注意時,吐在餐巾上包起來,並要求更換一塊新的桌巾。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2、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記得要抬頭挺胸著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進口中時,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彎下腰以口去就食物.正式西式料理的套餐中,,常依不同料理的特點而配合使用各種不同形狀的刀叉,並不是一開始就全部擺出來的。說到全套,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在餐桌上擺滿銀器的畫面,而現在大都是以點用2-3道單品料理的方式為主流.使用刀叉進餐時,刀叉和湯匙依使用的先後順序排列。最先用的放在離主菜盤最遠的外側,後用的放在離主菜盤近內側。假如先上主菜再上沙拉,就要把主菜叉子放在沙拉叉子的外側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吃西餐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左手食指近在叉子把上,右手食指按在刀背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將刀叉分話盤中。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里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凈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吃剩的雞、魚骨頭和渣子放在自己盤子的外緣,不要放在桌上,更不能丟去地上。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麵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面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5、麵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著整塊麵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
6、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7、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著喝。吃水果時,不要拿著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著吃。
8、用刀叉吃有骨頭的肉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著吃。若想吃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用叉子將整片肉固定(可將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人,把肉切開。最好是邊切邊吃。必須用手吃時,會附上洗手水。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著「請用手吃」。用手指拿東西吃後,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里洗凈。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臟,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注意洗手時要輕輕地洗。
9.點用牛排時,首先服務生會詢問燒烤程度,可依你所喜歡的料理方式供應。
用餐時,以叉子從左側將肉叉住,再用刀沿著叉子的右側將肉切開,如切下的肉無法一口吃下,可直接用刀子再切小一些,切開剛好一口大小的肉,然後直接以叉子送人口中。應從左往右吃.點綴的蔬菜也要全部吃完 放在牛排旁邊的蔬菜不只是為了裝飾,同時也是基於營養均衡的考慮而添加的。國人大都會把水芹留下,如果不是真的不愛吃,最好不要剩下。
10、麵包要吃一口掰一口.吃麵包可蘸調味汁吃到連調味汁都不剩,是對廚師的禮貌。注意不要把麵包盤子「舔」得很乾凈,不能用叉叉麵包.
11.萬不得已要中途離席時,最好在上菜的空檔,向同桌的人打聲招呼,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再走,別打亂了整個吃飯的程序和氣氛。吃完飯後,只要將餐巾隨意放在餐桌即可,不必特意疊整齊。
12.侍者會經常注意客人的需要。若需要服務,可用眼神向他示意或微微把手抬高,侍者會馬上過來。東西掉了的時候最好請服務生過來替你撿起.如果對服務滿意,想付小費時,可用簽帳卡支付,即在帳單上寫下含小費在內的總額再簽名。最後別忘記口頭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