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新型冠狀病毒應帶什麼手套

新型冠狀病毒應帶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2021-06-08 10:00:13

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兒童要注意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你問我答-兒童篇

新型冠狀病毒兒童佩戴口罩應注意什麼?
建議兒童選用符合國家標准GB2626-2006KN95,並標注兒童或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 的產品。兒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項:
1. 兒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長幫助下,認真閱讀並正確理解使用說明,以掌握正確使用呼吸防護用品的方法;
2. 家長應隨時關注兒童口罩佩戴情況,如兒童在佩戴口罩過程中感覺不適,應及時調整或停止使用;
3. 因兒童臉型較小,與成人口罩邊緣無法充分密合,不建議兒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對小於1歲的孩子,主要是以被動防護為主,即靠父母、家人、看護人的防護來間接保護孩子。 看護人第一要戴好口罩,第二不要對著孩子打噴嚏、呼氣。如果咳嗽和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捂住您的口鼻,如果來不及就用手肘捂住口鼻,然後再去清洗手肘。另外,捂住口鼻的紙巾別忘了丟棄,再洗手。看護人在接觸兒童餐具、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等物品前,或與兒童交流玩耍前,一定要洗凈雙手。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地方?
1. 盡量減少孩子出門,尤其是公共場所和密閉的空間。如需要外出,要為孩子做好個人防護,如戴好口罩等。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至少在1米以上。
2. 用餐時要注意,不跟孩子共用餐具;給孩子餵食,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嘗試食物再喂給孩子,更不要用嘴咀嚼完食物再喂給孩子。
3. 孩子要保持手部清潔,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要定期消毒。
4. 和孩子玩耍和抱孩子之前一定要認真洗手,保持手衛生。
5. 回家時應該把外面穿的衣物換掉,洗手以後再抱孩子。
6. 家裡做到定期的通風,一般每天要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鍾。通風時要把孩子移出通風的房間,可以逐間房間進行通風。
7. 如果家長出現可疑症狀(發熱、咳嗽、咽痛、 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結膜炎、 肌肉酸痛等),應及時就醫。
8. 保障兒童的營養和睡眠,為孩子安排豐富有趣的家庭游戲和鍛煉,提高兒童的身體抵抗 力。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帶孩子外出,公共娛樂設施可以玩嗎?
1. 盡量避免外出,不去室內游樂場、商場兒童玩具區等公共娛樂場所玩。
2. 如一定要玩,去戶外的公共娛樂設施並做好防護,包括正確佩戴口罩,戴手套接觸公共設施設備表面等。避開人多的時候,並盡量縮短逗留時間。不在公共場所吃喝東西或脫掉外 罩手套等。
3. 回家後及時脫去外套,洗凈雙手,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懸掛在潔凈、乾燥通風處, 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做好手套等物品消毒。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能帶孩子打疫苗嗎?
關注當地兒童預防接種門診的工作動態,和預防接種門診醫生去溝通孩子的具體情況,我們 建議單獨預約,分散接種。
新生兒首針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應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在助產機構及時接種。乙肝表面抗 原陽性母親所生新生兒的第2劑和第3劑乙肝疫苗,建議與接種單位預約後及時接種。狂犬病、破傷風用於暴露後預防的疫苗,無論是否處於疾病高發地區,均需按疫苗接種程序及時接種。
如所在社區發生社區傳播性疫情,可暫停除上述4種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接種,並需注意在疫情結束後及時為兒童盡早補種。如果所在社區未發生社區傳播疫情,則可根據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或疾控機構具體要求及接種單位的時間安排選擇接種。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孩子慢性病復查需要改期嗎?
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慢性病患兒復查是否可以改期一定要遵循主治醫師對患兒病 情的評估,切不可擅自做主。如果醫生可以通過線上形式和家長溝通,做好患兒疾病的監測、 療效的判定並保持治療的延續性和有效性,可以減少到醫院就診的次數。但如果病情不允許, 或出現變化甚至惡化,則應及時就診。就診時,患兒和家長均應做好防護,尤其是應全程戴好口罩、不到處亂摸、不潔凈的手不觸碰眼口鼻等。 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就近進行一些必要項目的檢查,然後將檢查結果通過線上途徑發給主治醫生,以指導接下來的治療。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帶孩子接種疫苗或看病如何防護?
接種疫苗應遵循題4的原則安排接種。在疫情流行期間,應減少兒童去醫院就診的次數,如果遇到家長無法處理的情況,必須要去的話,盡量選擇兒童醫院或者綜合性的醫院兒科門診,減少在成人門診或呼吸科接觸到成人患者的風險。
通過提前預約門診號等方式減少在醫院的逗留時間。如果只有急診,可以帶上水杯、退燒葯、 小毛巾小毯子、消毒酒精棉片、口罩、醫保卡。
候診時盡量帶著孩子在通風處進行等待,和其他候診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家長應全程佩戴口罩,兒童的口罩選用和佩戴原則參看問題1。家長和孩子都盡量不要觸摸醫院的物品,同時注意手衛生,去公共場所或觸摸公共設施後要注意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 鼻子和嘴。比如用免洗洗手液等,及時清潔孩子的小手。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如何幫孩子應對壓力?
家長對於疫情的談論、媒體的宣傳等都可能使兒童產生一定的緊張或心理壓力。面對壓力, 兒童的表現往往與成人不同,例如他們可能會變得固執、焦慮、膽怯、生氣或焦躁不安等。 大人需要用支持的方法應對孩子的反應,傾聽她的擔憂並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愛。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解釋當前的情況,並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清楚地告訴他們如何做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風險。此外,還需要告訴他們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例如,家庭成員和/或孩子可能 因為感到身體不適,需要去醫院一段時間,醫生可以幫助他們的身體恢復健康等,使兒童能 夠對未來有所預期,從而減輕心理壓力。
盡量讓孩子與父母或家人在一起,避免孩子與監護人分開。如果孩子不得不與家人分開(例 如住院),請確保通過電話等方式定期與孩子聯系讓他們安心。
盡可能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習慣,或在新的環境中幫助他們建立新的生活習慣,包括上課或 學習以及安全地玩耍和放鬆。
孩子咳嗽發燒,如何區分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表現與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沒有明顯不同,對於普通群眾,僅通過 症狀識別這三種疾病比較困難。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測結 果進行診斷。目前全國兒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報道較少,如果兒童出現咳嗽、發熱,可 以首先考慮是否存在其他病因。如果存在以下3 種情況之一,需做好患兒和家庭成員的預防措施,根據病情及時就醫:
1. 近14天內曾接觸過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例;
2. 居住社區有疑似或確診病例報告,且曾在無防護的條件下去過公共場所、乘坐過公共交通工具;
3. 家人中出現類似可疑症狀。
孩子有點腹瀉,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嗎?
腹瀉只是可能的一種臨床症狀,如需鑒別需進行實驗室檢測。
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兒童病例數量有限,目前已經確診的病例主要症狀包括發熱、咳嗽、 乏力,也可以有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兒童腹瀉,家長應考慮是否有其他常見病因。如腹瀉合並多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可疑 症狀,家中出現可疑症狀或確診病例,推薦就醫檢查。

Ⅱ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私家車主請看這里↓↓↓

結合國家衛健委和各地衛健委的通報數據,截至1月28日20時,國家衛健委收到30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確診4629例。疑似6973例,死亡106例,治癒71例。

面對疫情,生活還得繼續。減少外出,避免不必要的人員、車輛流動,非緊急、特殊情況不要駕駛私家車出行。開私家車,也要及時進行車輛消毒。

在這里,汽車生活提出三點建議:一是保護自己,增強抵抗力,避免在這個冬春交界的時機患上普通感冒或者流感;二是保護家人,不信謠不傳謠,相互告知最新的官方新聞以及疫情的診療方案進展;三是放平心態,謹慎是需要的,但不必過度恐慌。

我們終將戰勝這場新型冠狀病毒,就像17年前戰勝「非典」一樣。

圖片來源:官方及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新型冠狀病毒戴什麼口罩好

N95口罩最好

Ⅳ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流行期間普通人需要戴N95口罩嗎

衛生健康委:
疫情高發地區空曠且通風場所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顆粒物防護口罩;有疑似症狀到醫院就診時,需佩戴不含呼氣閥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推薦現場調查、采樣和檢測人員使用,公眾在人員高度密集場所或密閉公共場所也可佩戴。
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成員單位:
為指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工作,降低因防護用品配備使用不當等引發的疾病感染風險,我們組織專家編制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現印發你們,供指導加強個人防護使用。
疫情防控組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代章)
2020年1月30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
為指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工作,特製訂本指南。本指南適用於普通居家人員、出行人員、居家隔離人員、特定行業人員。
一、普通居家人員
(一)盡量減少外出活動。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盡量在家休息。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相對封閉、空氣流動差的場所,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和展覽館等。
(二)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家庭置備體溫計、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未接觸過疑似或確診患者且外觀完好、無異味或臟污的口罩,回家後可放置於居室通風乾燥處,以備下次使用。需要丟棄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隨時保持手衛生,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居室整潔,勤開窗,經常通風,定時消毒。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充分休息。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四)主動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
(五)若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狀,應根據病情,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二、出行人員
(一)日常生活與工作出行人員,外出前往超市、餐館等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佩戴口罩,盡量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個人獨處、自己開車或獨自到公園散步等感染風險較低時,不需要佩戴口罩。
(二)出現可疑症狀需到醫療機構就診時,應佩戴口罩,可選用醫用外科口罩,盡量避免乘坐地鐵、公交車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就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務人員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的旅行居住史,以及與他人接觸情況,配合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相關調查。
(三)遠距離出行人員,需事先了解目的地是否為疾病流行地區。如必須前往疾病流行地區,應事先配備口罩、攜帶型免洗洗手液、體溫計等必要物品。旅行途中,盡量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在人員密集的公共交通場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時要佩戴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口罩在變形、弄濕或弄臟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需及時更換。妥善保留赴流行地區時公共交通票據信息,以備查詢。從疾病流行地區返回,應盡快到所在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進行登記並進行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限為離開疾病流行地區後?14?天。醫學觀察期間進行體溫、體征等狀況監測,盡量做到單獨居住或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減少與家人的密切接觸。
三、居家隔離人員
(一)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採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限為自最後一次與病例、感染者發生無有效防護的接觸後?14?天。居家隔離人員應相對獨立居住,盡可能減少與共同居住人員的接觸,做好醫學觀察場所的清潔與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觀察期間不得外出,如果必須外出,經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准後方可,並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
(二)居家隔離人員每日至少進行2次體溫測定,謝絕探訪。盡量減少與家人的密切接觸,不得與家屬共用任何可能導致間接接觸感染的物品,包括牙刷、香煙、餐具、食物、飲料、毛巾、衣物及床上用品等。
(三)他人進入居家隔離人員居住空間時,應規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期間不要觸碰和調整口罩。盡量避免與居家隔離人員直接接觸,如發生任何直接接觸,應及時做好清潔消毒。
四、特定行業人員
(一)對於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員、計程車司機、公共場所服務人員、武警、交警、安保人員、媒體記者、快遞人員等行業人員,因日常接觸人員較多,存在感染風險,其所在單位應為其配置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以及手消毒液、消毒紙巾、體溫計等物品,並做好工作環境的日常清潔與消毒。工作期間,應做好個人防護,規范佩戴口罩上崗。口罩在變形、弄濕或弄臟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需及時更換。注意保持手衛生,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每日至少2次測量體溫。一般情況下,不必穿戴防護服、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品。如出現可疑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應立即停止工作,根據病情居家隔離或就醫。
(二)對於隔離病區工作人員、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疑似和確診病例轉運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三)對於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開展密切接觸者調查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與被調查對象保持1米以上距離。開展疑似和確診病例調查時,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對疑似和確診病例也可考慮採取電話或視頻方式流調。
(四)對於標本採集人員、生物安全實驗室工作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雙層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必要時,可加穿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
(五)對於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屍體處理人員,建議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長袖加厚橡膠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等。環境清潔消毒人員使用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時,根據消毒劑種類選配塵毒組合的濾毒盒或濾毒罐,做好消毒劑等化學品的防護。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防線,可以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風險。口罩不僅可以防止病人噴射飛沫,降低飛沫量和噴射速度,還可以阻擋含病毒的飛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就如何正確使用口罩制定本指南。
一、佩戴原則
基本原則是科學合理佩戴,規范使用,有效防護。具體如下:
(一)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需要佩戴口罩。
(二)在疫情高發地區空曠且通風場所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顆粒物防護口罩。
(三)有疑似症狀到醫院就診時,需佩戴不含呼氣閥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
(四)有呼吸道基礎疾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防護口罩。年齡極小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五)棉紗口罩、海綿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對預防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
二、推薦的口罩類型及使用對象
(一)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公眾在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使用。
(二)醫用外科口罩:防護效果優於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員、計程車司機、環衛工人、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等在崗期間佩戴。
(三)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防護效果優於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現場調查、采樣和檢測人員使用,公眾在人員高度密集場所或密閉公共場所也可佩戴。
(四)醫用防護口罩:推薦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及確診患者轉移時佩戴。
三、使用後口罩處理原則
(一)健康人群佩戴過的口罩,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一般在口罩變形、弄濕或弄臟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更換。健康人群使用後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
(二)疑似病例或確診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應視作醫療廢棄物,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有關流程處理,不得進入流通市場。
四、兒童佩戴口罩的標准與注意事項
建議兒童選用符合國家標准GB2626-2006?KN95,並標注兒童或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的產品。兒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項:
(一)兒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長幫助下,認真閱讀並正確理解使用說明,以掌握正確使用呼吸防護用品的方法;
(二)家長應隨時關注兒童口罩佩戴情況,如兒童在佩戴口罩過程中感覺不適,應及時調整或停止使用;
(三)因兒童臉型較小,與成人口罩邊緣無法充分密合,不建議兒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Ⅳ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如何保護家人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你問我答-家庭篇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普通居家人員如何做好個人預防?
1. 盡量減少外出活動。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盡量在家休息。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相對封閉、空氣流動差的場所,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 場、車站、機場、碼頭和展覽館等。
2. 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家庭置備體溫計、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需要丟棄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隨時保持手衛生,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 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 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居室整潔,勤開窗,經常通風,定時消毒。平衡膳食,均衡營養, 適度運動,充分休息。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 4. 主動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
5、若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 痛等可疑症狀,應根據病情,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什麼情況下需要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的基本原則是科學合理佩戴,規范使用,有效防護。具體如下:
1. 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需要佩戴口罩。
2. 在疫情高發地區空曠且通風場所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顆粒物防護口罩。
3. 有疑似症狀到醫院就診時,需佩戴不含呼氣閥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
4. 有呼吸道基礎疾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防護口罩。
5. 年齡極小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如何正確佩戴和處理醫用外科口罩?
如果選擇佩戴口罩,請確保口罩覆蓋口鼻。在佩戴口罩後,避免觸碰口罩。
1. 鼻夾側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皺朝下)。
2. 上下拉開褶皺,使口罩覆蓋口、鼻、下領。
3. 將雙手指尖沿著鼻樑金屬條,由中間至兩邊,慢慢向內按壓,直至緊貼鼻樑。
4. 適當調整口罩,使口罩周邊充分貼檯面部。
5. 建議2-4小時更換一次,如口罩變濕或沾到分泌物也要及時更換。
口罩處理:
1. 健康人群佩戴過的口罩,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一般在口罩變形、弄濕或弄臟導致防護性能降低時更換。健康人群使用後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即可。
2. 疑似病例或確診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隨意丟棄,應視作醫療廢棄物,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有關流程處理,不得進入流通市場。
3. 一次性使用的口罩在佩戴過後應進行處理。處理完口罩後,要清洗雙手。
如何正確洗手?
1. 在流水下,淋濕雙手。
2. 取適量洗手液(肥皂),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 認真搓雙手至少15秒,具體操作如下:
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揉搓。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彎曲手指使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將五個手指尖並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進行。
4、在流水下徹底沖凈雙手。
5、擦乾雙手,取適量護手液護膚。
如何做好居家消毒?
原則上,如果家中沒有來源不明或自疫區返回者到訪,也沒有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普通家 庭不推薦消毒。
如果需要消毒,應視需要選擇消毒劑。如手部消毒可使用氯己定、含醇手消毒劑;手機等小 電子設備,可在關機後用含醇手消毒劑擦拭;地面、桌面、廁所等可採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消 毒;餐具可採用蒸鍋蒸汽消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如何居家醫學觀察?
1. 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採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限為自最後一次與病例、感染者發生無有效防護的接觸後14 天。居家隔離人員應相對獨立居住,盡可能減少與共同居住人員的接觸,做好醫學觀察場所的清潔與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觀察期間不得外出,如果必須外出,經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准後方可,並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
2. 居家隔離人員每日至少進行2次體溫測定,謝絕探訪。盡量減少與家人的密切接觸,不得與家屬共用任何可能導致間接接觸感染的物品,包括牙刷、香煙、餐具、食物、飲料、毛 巾、衣物及床上用品等。
3. 他人進入居家隔離人員居住空間時,應規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期間不要觸碰和調整口罩。盡量避免與居家隔離人員直接接觸,如發生任何直接接觸,應及時做好清潔消毒。
面對疫情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
應對壓力:在危急情況下,感到悲傷、緊張、不安、困惑、害怕或暴躁都是正常的。 與信任的人聊一聊會有幫助。多與你的家人和朋友交流。
獲取真實信息。收集有助於你准確判定風險的信息,以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參考可以信任 的消息來源,如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或國家、當地公共衛生機構發布的消息。

Ⅵ 新型冠狀病毒來襲,開車需要戴口罩嗎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截止2月11日,全國確診病例已經高達42721例,並且數據還在持續攀升。受疫情影響,大家目前都減少了不必要的出行,控制病毒的蔓延。在疫情面前,個人的衛生防護顯得尤為重要,保護好自己,就是間接的保護了他人。但是目前多地區已經開始陸續返工,大家都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才能安全健康的出行?

汽車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隔離空間,如果不是地處重疫區,獨自駕車時可以選擇不佩戴口罩,但前提是關好車窗,關閉空調的外循環,並且完成車內外的消毒工作。建議打開車上暖氣,並且把空調溫度最好設定偏高一些,因為冠狀病毒對熱較為敏感。如果你所在地區日照充足,也可以利用日照的方式讓車內保持較高的溫度,同時讓紫外線進行一定程度的消毒。但是,如果搭載了其他乘客,為了安全起見,建議還是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當然,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工作,大家沒有特殊情況,最好還是盡量減少外出,不串門、不集會、不聚餐、少握手,日常需要勤洗手、合理佩戴口罩、避免與野生動物接觸和注意個人衛生,警惕異常症狀,如有發熱、乏力、乾咳、呼吸困難等症狀,請及時到相關醫院就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採集新冠病毒標本時戴什麼口罩

採集新冠病毒的時候必須要帶專業的N95口罩,而且要穿好防護服,戴好隔離手套。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較強,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感染者打噴嚏、咳嗽、說話時產生的飛沫,攜帶著病毒,可被近距離接觸者直接吸入,導致感染。

因此在選擇口罩時,要挑選具有阻隔飛沫、體液、分泌物等作用的,且可以與面部良好貼合的口罩,不僅可以阻擋病人噴射飛沫,降低飛沫量和噴射速度,還可阻擋飛沫被佩戴者吸入。



(7)新型冠狀病毒應帶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預防方法

到底應該如何預防感染冠狀病毒,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議要加強個人防護,避免接觸野生禽畜,杜絕帶病上班、聚會。

從武漢等地外出旅行歸來,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根據病情就近選擇醫院發熱門診就醫,並戴上口罩就診,同時告知醫生類似病人或動物接觸史、旅行史等。具體建議如下: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發熱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觸時要佩戴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觸摸過公共設施後、照顧發熱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病人後、探訪醫院後、處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觸動物、動物飼料或動物糞便後。

3、不要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強鍛煉,規律作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Ⅷ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出門必須戴手套嗎

如果外出不能滿足流動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劑條件,外出可戴手套(不露手指的手套均可, 同時注意保持手套乾燥),脫下手套後注意手部清潔,並及時清洗手套。出門戴手套,可以減少手與外界直接接觸,從而能減少手的污染。但並不是必須的,而且要強調的是,戴手套並不能取代洗手,無論是否戴手套,都需要經常洗手。普通群眾沒有必要去購買和使用一次性醫用手套。

與新型冠狀病毒應帶什麼手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穿過的睡衣有火柴味道 瀏覽:258
緞面睡衣會起球嗎 瀏覽:19
秋天花風衣 瀏覽:87
線風衣的織法 瀏覽:877
給老公買了睡衣要不要問他要錢 瀏覽:464
男士戴眼鏡適合戴什麼帽子 瀏覽:974
褲子太大了怎麼修改 瀏覽:649
可以配漢服的女裝帽子 瀏覽:50
雪鐵龍世嘉正時皮帶圖怎麼更換 瀏覽:33
倪妮牛仔外套什麼牌子 瀏覽:542
和平精英一個風衣多少錢 瀏覽:77
秀智代言的羽絨服品牌叫啥名 瀏覽:788
v領莫代爾女褲品牌及商品 瀏覽:63
誰動了我的小馬甲 瀏覽:807
多樂港的清旗袍發生 瀏覽:898
女短款棒球服外套 瀏覽:426
還沒敢提褲子 瀏覽:353
卡通純色t恤品牌及商品 瀏覽:659
外套味道歌名 瀏覽:600
jordanxl褲子偏大嗎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