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野外求生時候需要帶什麼東西
1.定位與導航裝備
迷路時如何確認自己的位置,並找到正確的出路?
要熟練的實用GPS全球定位系統,以及地圖工具,找到自己的正確位置。
2.防曬裝備
大太陽下,臉部、頸部、手臂等身體暴露部位,如何防止曬傷?
防曬套、魔術頭巾、防曬霜等要帶好,畢竟紫外線曬傷可不是開玩笑。
3. 求生裝備
黑夜、濃霧看不清周圍環境?發現不了潛在危險?同伴失蹤無法搜救?
在黑夜、濃霧天行路可用艾睿手機熱像儀可觀察周圍環境,提前發現潛在危險。
黑夜同行驢友突然失蹤,伸手不見五指,怎麼都找不到,而艾睿手機熱像儀T3s無光條件下,一樣能夠看清周圍環境,極大提高搜救幾率。
4.保暖(備用衣物)裝備
行進及風雨時,如何保持體溫?受困時,漫漫長夜如何避免失溫?
戶外天氣說變就變,備用保暖衣物以及做好保暖衣物的防水工作。
5.照明裝備
夜晚來臨時,如何看清四周的狀況及所處環境?如何利用照明看清及使用裝備?
手電筒或是頭燈要准備好,每次出發前,請一定要記得檢查照明用具的電池容量;夜晚來臨前,須先將照明用具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
6.急救箱
意外受傷時如何自救?平日的用葯習慣?身體容易發生病痛的問題點?
急救箱除了必備的葯品,還需要綳帶、創可貼、鎮痛葯,要帶齊個人平時需按時服用的葯物,並請注意檢查葯物保存期限。
7.生火裝備
寒冷時如何讓身體溫暖?受困時如何准備熱飲或食物?
火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因素。火可以讓人取暖,可以燒水,可以炊煮食物。
生火用的打火機、固體燃料等要備好。
8.修護包和工具
常用裝備會發生什麼樣的故障狀況?損壞或故障時,需要什麼工具來維修?
貼合、縫補、綁系是三項最重要的戶外維修原則。瑞士軍刀是永遠流行的戶外必備裝備,膠帶、細鐵絲等也要帶齊。。
9.營養(備用食物)
受困時,如何提供身體活動熱量的來源?並維持足夠的體力?
選擇高熱量、高營養且具備飽食感的糧食。
麥片、黑糖是很好的選擇,當然也要注意食品的保存日期。
10.水(備用水)
要帶多少容量的行動水及備用水?如何取得安全的飲用水?
隨身攜帶備用救命水,有水源的地方要及時補充。其實,飲料品是戶外最輕便的
的水壺。也要代號小型的過濾器,戶外生水最好不要直接飲用。
⑵ 求野外生存渡河方案:
能用哪些材料呢?橋有多寬?水有多急?
遇水搭橋:砍木頭做獨木橋或獨木舟。
用繩子盪過去。
打電話CALL 110。
……
⑶ 褲子寬大,使用衣架晾褲子總是掛不住,該如何掛住褲子
掛褲子時我們通常會遇到,因為褲腰太大,而導致掛在衣架上會掉落下來的情況,那麼可以通過對褲子進行折疊的方式,再者是通過選擇合適的衣架來實現褲子不滑落。
除了利用褲子本身的交叉這點以及包裹住的方式,還可以在衣架的選擇上做文章,現在的衣架也會充分地考慮到所要掛的衣物的特性。會考慮到褲腰太大時,像掛衣服一樣直接掛會掉落下來的情況,新設計的衣架會帶一些鉤子,這樣可以利用這些鉤子鉤住褲腰處的小帶子。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固定住褲子。所以說,可以通過以上兩個類型的方式來實現褲子不掉落。
⑷ 原來如此野外求生實錄上怎麼做凈水器
戶外裝備!!!無人區一個月!!!
背包100L : 預算5000人民幣 預計20到30kg【也就是40到60斤】 時間預計3年准備 地方中國的深山老林求生 放鬆心情 鍛煉自己
帳篷:【去野外鍛煉的極品東東啦】去野外有目的,有目標,就不要天天睡帳篷了,特別是在濃密的森林或叢林!
睡袋:【溫度低,在野外拉練,生病的情況下,就如雪中送炭!】
吊床:【晚上在森林裡,絕對不能睡在地上【要有帳篷有驅蛇葯驅蟲葯,你就別浪費錢了】吊床加蚊帳,下雨加防水雨布,加上火!!
!用網狀的吊床還能捕魚,睡網狀的吊床不好睡的時候,在上面加上你的防潮墊,絕對舒服很多】
防水雨布:2×2米【雨布一般結實的,就像路邊擺攤的篷布,或者車上的篷布,或者加錢定製【在淘寶,買廠家的精品軍用防水布】
透明農用油布:1.5×3米【在農村的孩子都知道或者都玩過,城市的人也知道,就是那個蔬菜大棚的透明塑料】
水壺:【搞個軍用水壺就行了,帶飯盒的那種,要有背負系統[也就是帶子]這樣的水壺絕對在應急中的精品啊!!!】
腰包:防水 裡面放鋁飯盒 鹽50克 糖50克 壓縮餅干2包 油50毫升 創可貼2貼 膏葯2貼 一次性打火機一個 打火石一個 感冒葯2粒 蛇葯 一小瓶凈水葯片10片 清涼油一瓶 花露水20毫升 酒精20毫升 烈酒20毫升 酒精棉花一團 心心相印衛生紙一小包 超市一次性塑料 袋大一 個中一個小一個 魚線鉤 若干 蠟燭一小塊 肥皂四分之一塊 應急保溫毯 7米的 傘繩 腹瀉葯 戶外火柴 小放大鏡
口哨 加上應急葯品就差不多了。
應急包希望永遠不要用上【人還活著的前提下】【別看腰包里的東西多,你要知道我所說的,就絕對能放進去】20×20×10的 長寬高
指南針:【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它的作用。去野外真的不知道路了,不知道目的地了,它給你個方向{注意地球是圓的,你有可能走回 原地}呵呵開個玩笑,但它的作用絕對不是個玩笑!!!】
繩索:20米 芯繩100米 【我們都是普通人,懸崖的高度,看著都害怕,別說攀爬下降啦{有經驗的就沒什麼啦}繩索功能強大,強過你 的想像,前提是你會使用它,所以你要在平時的時候,閑得無聊的時候,看看視頻學學,很有用的不騙你。芯繩也就是細繩,作 用更有用了,安營紮寨,捕殺動物,陷阱啦!!!多看看網上視頻 多操作操作!!!
線鋸:一條【重量也就100克左右,帶上吧,會有用的時候】
鋁飯盒:倆個【煮飯,燒水,做菜各一個】
刀具:一大一中一小 多功能刀具一把【刀我就不說了,呵呵!!!】
農用短木柄鏟子一把:【為什麼是農用的,因為所以就是農用的,方便實用,在野外實用第一】
手錶:2個 【防水 很重要,唯一有文明的時間感覺 很重要】
手機:【進入地區就下電池。出來或者你出事了,在有信號的地方,它能打電話】
背包:底層放壓縮睡袋,邊上豎著帳篷,再放自製防水袋【裡面裝內褲一件,襪子一雙,長褲一條,襯衣一件】再放壓縮餅干8包,再 放衣服自帶【上下衣服裡面穿的衣服 3套,內褲多一件,襪子多2雙】,再放食品自帶,再放洗漱用品自帶
【油鹽糖 麻辣鮮】:油500毫升 鹽500克 糖200克 麻辣鮮4包
主食:2斤大米 方便麵3包 香腸20根 奶糖15粒 巧克力15粒 糖果20粒 茶葉15克 咖啡小包裝3包
副食:在天上地下水裡找
再放:二鍋頭1瓶,花露水1瓶,清涼油2瓶,紅花油1瓶,酒精一瓶【200毫升】
再放:香煙4包 衛生紙小包【也就是手帕紙5包】
再放:蛇葯,香皂,肥皂,洗衣粉150克,魚線鉤若干,蠟燭2根大的,一次性打火機1個,葯品【自己備】
再放:雨衣 針線包
再放:手電筒一大一中一小【電池若干,頭燈一個】熒光棒4個
再放:野外求生書籍【沒事的時候看看解悶】
再放:防水袋36L的 【帶上2×2米的,倆個 蚊帳和漁網通用的 網紋】
再放:小孩救生圈【放了氣的,你不帶也沒關系,它在你過河的時候,裝備背包,絕對不會打濕,應急的時候做水袋】
再放:鞋【自己准備,錢的預算,不好說,看個人的】
在放:罐頭魚 罐頭肉【帶不帶看你自己,我們帶的東西已經夠重了】
再放:超市賣的 保鮮膜
身上帶自己定製做的軍牌【簡稱狗牌,人名 身份證號 戶籍】你死了好人後人知道你是誰!!!呵呵!!!
人在走得時候 頭上戴戶外偏光眼鏡 身上帶刀 帶打火石 帶口哨 帶水壺 帶酒壺【裝100-200毫升烈酒】,
帶3個塑料瓶【一大倆小,注裡面不裝任何液體】
身上背著背包,背包外掛防潮墊,雨具 背包外面的小包 裝超市的塑料袋【裝幾個 看情況】
所以的裝備,都要你自己看著辦,自己准備
如果有錢 請帶上照明彈或信號槍 這都是能 可以買到的 與強大 多數 肉食動物 狹路相逢 它有用哦
一直在補充【根據在什麼地方帶什麼,不帶什麼,自己考慮!!!】
註:麻辣鮮 知道它是什麼東西的人,帶上他你學 貝爾格里爾斯 的時候你加點麻辣鮮 你吃得跟他比,你吃的就是山珍美味!!!
註:葯品是你保命的!!!
註:所以裝備自己備以上給你參考!!!
註:以上還有沒想到的地方還要加!!!
⑸ 為什麼很多公園野外等地的河邊上從來沒看見有救生圈有時候可能真會有人落水,但為什麼沒有救生圈呢
一般人員較多的地方會有管理人員,可能會備有救生圈。但是一些偏僻地方,可能就沒有。有人落水,只有救生圈是遠遠不夠的。但是,你這個建議很好。
⑹ 當你在野外尿褲子感到很尷尬怎麼緩解心情
沒有什麼尷尬的,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不要太在意這些小事,不就是尿褲子了嗎?化解尷尬很簡單,你在拉一褲兜,別人熏的受不了,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拉褲子了,沒有人在意你尿褲子了。
⑺ 戶外徒步旅行必備用品
徒步旅行裝備之服裝篇
1、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 鞋襪篇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7)如何在野外用褲子做救生圈擴展閱讀
戶外徒步准備工作:
1、做好打包工作
將背包行囊打包的合適且舒適是一項必備的技能。首先,確定你的背包大小合適你的身體和本次行程。然後,在背包里正確的裝入本次行程中你所必須需要的物品,無關緊要的物品只會拖累你。
2、做好路線調查
事先做好行程計劃是背包徒步的必須流程。有時候這些只是一些最簡單的工作,比如提前查看當地天氣,了解降雨情況,夜裡的戶外溫度如何,這些都決定了你的打包物品如何選定。
3、帶好你的玩具
一套釣魚工具,一副撲克牌或者簡單的一個望遠鏡都能增加你的旅途樂趣。要知道,背包徒步只是旅程的一半,另一半則是紮好營地後享受帳篷時光,探索自然還有和同伴一起進行戶外活動。我想辛苦跋涉來到荒野的你一定不是想來這里玩手機的。
4、帶對食物
徒步攜帶的食物需要輕量,富含營養,易處理同時不易變質腐爛。一些水果乾,堅果,肉乾,能量棒都是不錯的選擇。在一些戶外用品商店你甚至可以買到一些專門用於露營使用的方便食品,當然,味道並不能和新鮮食物相提並論。
⑻ 在郊外游泳時須在身上掛一個游泳圈托在後面,怎麼掛急需!
從腋窩上到肩的位置,有點像背單肩背包,最好是從左肩到右臂腋窩,這樣不會影響到手臂發力.
⑼ 聽說褲子也可以當救生圈,可是你想過這個問題嗎
小時候經常玩,把兩只褲腳繞過結紮好,然後提起褲腰從空中往水裡一摔,這然兩只褲筒就貫滿氣,人的頭部放在褲叉間,兩手摞緊褲腰不漏氣就行了(若有時間,貫滿氣後可把褲腰紮好,這樣在水裡更省力)。
⑽ 在野外怎樣生存我急需!!
帳篷-隨遇而安的家,睡袋-成人的糨褓,背包-旅行者的貨箱,防潮墊-可以折疊的席夢思,瑞士軍刀-萬用工具箱,望遠鏡-遠大的目光,羅盤-把握方向厖,現代的戶外旅行探險不再是穿草鞋、披蓑衣、戴斗笠的時代了,因此,必須掌握現代的旅行工具。
第一節 一般戶外旅行裝備
外出旅行露營,沒有必要的裝備是不行的,但也沒有必要帶得太多,也不能漏掉一些重要的物品。下面推薦給大家一張表(表3-1),行動前瀏覽一下,並按此表准備就可。原則是:在預見性的基礎上盡量少帶東西,減少負重,以最好的體力狀態去完成旅行。所謂在預見的基礎上准備是很重要的,例如吃飯,如果沿途各站均有餐館和村寨,就盡量少帶食品,僅考慮少量的巧克力等備用。僅食品一項就可減少許多重量,同時還可以逼迫自己學會找吃的。只要有人家的地方,都可以得到許多的幫助。
本書主要介紹一般戶外旅行的裝備,這是廣大戶外旅行愛好者所需用知道的。它們分為個人裝備和集體裝備兩類,其中又可分為必需裝備和可選裝備。本章主要介紹的是一般的旅行裝備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有些重要的物品將分別就其分類、選購、使用方法、產品及保養進行詳細介紹,一般的物品則簡單介紹:
表(3-1) 常用野外旅行裝備表
個 人 裝 備 集 體 裝 備
旅行背包 睡袋 集體帳篷 共用餐具
睡墊旅遊墊 充氣枕頭 共用炊具 燃料燃汽
換洗衣物 備用鞋襪 共用照明燈具 集體急用葯品
洗漱用具 自用餐具 地圖資料 隊旗標志旗
手電筒頭燈 身份證件 宿營工具 公用食品
太陽帽頭套 自用葯品 海拔儀 公用調味品
防曬用品 水壺飲料 指南針羅盤 急救用品
自帶應急用食品 打火機防風火柴 集體證明 行程表
匕首瑞士小刀 筆記本圓珠筆 集體縫補用品 折疊水桶
衛生紙 垃圾袋 當地介紹資料 細繩細鐵絲
自救用品 自用汽爐 安全帶鐵鎖 登山繩
現金 雨衣雨具 ☆集體娛樂器材 ☆集體互贈禮品
☆手杖 ☆照相器材膠卷 ☆無線電通訊機 ☆衛星定位儀
☆廢報紙 ☆自用娛樂器材 ☆溫度計 ☆望遠鏡
☆多用手錶 ☆太陽鏡雪鏡 ☆塑料布 ☆計步器
☆游泳衣褲 ☆腰包 ☆粉筆標志筆 ☆蠟燭燈籠
☆本《指南》手冊 ☆互贈禮品 ☆救生圈 ☆露營報警器
☆吊床 ☆驅蚊劑器 ☆燒烤器具 ☆防身器材
☆凈水器具 ☆腳套綁腿護膝 ☆收錄音機
註:上表中注有☆符號的為可選物品及裝備,即非必要帶的物品,當然,有些時候是必須的,這要看具體情況而定,故僅供參考。
第二節 裝備的選擇與使用
對於野外旅行裝備的選擇、購置與使用,是很有學問的事,目前國內市場上有不少國內外的旅行用品可供選擇,高檔、中檔、低檔都有。如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須認真考慮,可以首先問自己以下2個問題:
1。我打算經常外出旅行、登山、探險嗎?而不是一時的沖動。
2。 野外旅行是常去未開發的地方活動嗎?而不是一般的常規旅遊景點。
如果你回答以上的問題是肯定的話,那麼你及大家(集體)就應當認真而系統的准備。如果比較含糊或只是一般性的喜愛的話,那麼就不用勞神費心了,最好是去參加旅行社的團隊或是隨便的准備些什麼就可以了。以下是比較全面的介紹各種裝備的基本知識、分類、選購及其使用知識,包括必帶物品及可選物品。
一、個人裝備的選擇及使用
1. 旅行及登山背包
背包是裝帶各種旅行物品的重要裝備,是旅行必不可少的。我們可以將背包、服裝、食品、鞋及睡袋共列為野外旅行的五大要件。一個好的背包就是一個好的夥伴,旅行家們都非常重視並愛惜自己的背包。
(1)分類及選擇:背包一般從用途上分為普通旅行背包、登山專用背包、其他專用背包;從結構上又分為普通軟包(簡單無支架)、內支架式背包、外支架式背包等。還可以從容積、材質等方面進行分類。一個結實耐用的背包最好到旅行用品專賣店購買。普通的旅行背包(見圖3-1)在挑選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A。背包外料是用密實防水的耐磨、防燃、防撕裂材料製造,多用人造纖維(Kodra)及高密度牛津尼龍布(Hi-density Nylon Oxford),一般用D來區分它們的功用,如420D牛津尼龍,1000D Kodra尼龍等,越高功能越好,越具有專業性,其縫線有些有防水噴膠膜處理。
B。較寬且厚實的背帶、腰帶及背墊,背墊有排汗通氣槽(見圖3-2)等。
C。 主包容積應當在50公升左右,並至少有2~3個側包或頂蓋包。
比較專業的旅行及登山背包(見圖3-3)除上述要求外,還應當具備以下幾點:
A。背包內有金屬支架(多用鋁合金材料製作)或有外支架(即背架包,圖3-4)。
B。肩背帶(S型)、腰帶是可以上下調節的,並有胸帶。
C。主包容積應在50~80升,主包分為上下兩個,可分裝物品。
一般男士起碼應選擇一個在50公升以上的背包,因為在外旅行,男士應承擔背負比女士更多的物品。女士可選擇一個40公升左右的,背包大些可以少帶,但如果買小了,想多帶也不行了。因此,選擇背包,寧大勿小。其二,應選擇分包多(復合背包)及有內支架、有腰帶的。
(2)使用方法:背包在裝填物品上是很究竟方法的。一般的背包從上往下(見圖3-5),分為頂蓋包(用於裝帶雨具、地圖、小食品等),這類物品在一旦需要時,可以很方便的請同行者幫助取出。兩側包(用於裝帶一些常用物品,如水壺、電筒、洗漱用具、衛生紙、指南針、急用葯品、應急食品、太陽鏡、手套、小相機、膠卷等物品)。大包(主包)則裝帶其他重要物品(如睡袋、換洗衣服、餐具等)。
裝包原則:Œ常用的物品應在近開口處,宿營時才用的物品放在裡面;輕、軟的物品在下,重、硬的物品在上(不能壓的物品應在上方)。重物在上有利於使背包重心盡可能的靠近人體的重心,不易使人腰腹部肌肉疲勞。Ž要注意背包左右的平衡,不能一邊重一邊輕。同時要注意兩肩帶要松緊度調節得合適並對等。
另外,背包外掛物品是帳篷在頂,防潮墊在下,這也是重上輕下的原則。
背包方法:由於裝滿物品的背包較重,應當學會自己將背包背在背上的方法,一是將它提放在高台處背上是最簡單的方法,或者是人坐在地上背,再是用右手將背包提放在自己的右腿上,先入右手,挺身起來後再入左手即可。背包的整體位置應當這樣,男子的腰帶應系在髖骨部位,而女子應系在髖骨以上(即下腰),收緊肩帶使背包緊貼背部,最後應當調節肩膀短帶(圖3—6),如果這時短帶同背包等處呈30-40度為最佳位置和背帶方法。
(3)產品介紹: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有許多的背包品種,主要有香港的NIKKO(日高),德國的BIG PACK和VauDe,韓國的Giant及一些合資企業生產的背包。這些產品都比較專業,品種齊全。下表列舉NIKKO(日高牌)背包的有關資料,僅供參考。各種國內外的商品品牌在本書的第九章第二節中專門介紹,請注意翻看。
(4)補充介紹:目前,市場上有不少的背包是組合、多用途的,如母子背包(如NK-5000型,註:NK代表香港NIKKO品牌的背包,後面的數字是背包的型號,下同),即一個大的背著一個小的背包,平時大的可以用於出遠門,小的用於一般的郊遊,或者小的給小孩用。還有是兩用包,即外表象一個比較大的腰包,但拆開又可以做背包使用,只適合一般的郊遊。還有自帶雨罩的背包、可以收起背帶用手提的背包、帶坐墊的背包等。
表(3-2) 單位:人民幣 元
型號 容積及材料 參考價 其他說明 型號 容積及材料 參考價 其他說明
NK-36S 36L 338 NK-1898 87L 765
NK-503 45L 480 NK-1992 92L 810
NK-5800 66L 770 母子包 NK-616 58L 644 背架包
NK-1850 46L 405 NK-618 60L 655 背架包
特別說明:本章所有商品的資料(包括價格)均由昆明野外旅遊用品有限公司提供,僅供參考,尤其價格不代表全國的價格。報價時間為1998年7月。此後發生的價格變動只會在本書的再版時修改。
(5)保養方法:背包受潮及弄臟後,一定要洗干凈並晾乾,存放時不要壓重物,最好是把睡袋等平常旅行之物充填在內。如有縫線裂開或破損應及時修補。
2. 睡袋
睡袋同樣是野外露營的必備之物,當然也可以用毛毯、榻花被、鴨絨被等代替,但如果打算經常外出旅行,那麼還是建議認真的選購一個睡袋。
(1)分類與選擇:由於睡袋使用目的不同,因而睡袋也大致分為普通睡袋與高山睡袋。從內填料(保溫層)上可大體上分為羽絨和人造棉兩種,羽絨又分水鳥絨、鵝絨、鴨絨等,人造棉又分晴綸棉、中空棉及美國杜幫棉(Du-Pont)和美國3M公司的Thisulate等。從結構(圖3-7)上分為信封式和木乃伊式兩種。
從保溫性能上講,羽絨睡袋由其含絨量的不同而又有分別,普通羽絨睡袋的含絨在20~40%,其他是羽。含絨在80%以上的是高級睡袋,價格很高,多用於高山登山之用。羽絨品種以水鳥羽絨最好,其次是白鵝絨、白鴨絨。人造棉中以中空棉最好,即在纖維中有多個空心小孔,其保暖性能也不錯,且價格便宜,建議一般旅行可以首選這種。正品睡袋都有一個適用溫度表說明,如普通睡袋一般標15℃—10℃—0℃,即說明可以在攝氏零度到零上15度之間使用。高級睡袋一般可以在零下40度使用。
從結構上講:信封式(圖3-7上)的拉鏈是可以全打開的,在外可以做睡袋之用,在家裡,套上被套可以做被子。而木乃伊式是以人體形狀特定設計的,上大下小,並且有頭套,是野外旅行的最好用品。一般睡袋其面料是用尼龍稠,內襯是棉布或滌棉。
補充說明:所有的睡袋都可以壓縮以便於攜帶,因而有些睡袋自帶有壓縮帶,可以將睡袋壓縮到蓬鬆體積時的23或一半。也有專門的睡袋壓縮帶買。
(2)使用與保養:睡袋的使用及保養原則一般是防火、防潮、衛生等。禁止在帳篷內吸煙,並遠離篝火;如果睡袋受潮應及時晾曬干或用遠火烘乾;睡袋是個人專用品,因此一般不要外借他人使用,以防傳染疾病。每一次使用後都應及時的涼曬,以殺菌。在不用時應處於蓬鬆狀態,不要壓縮,並定期涼曬。如果臟了,最好送乾洗店乾洗,不要用洗衣機洗。一般睡袋的長度都比使用人的實際身高長,當人睡進去平躺後,抬起腳部再放下,睡袋多餘的部分即墊在了腳下,可以使腳部得到更好的保暖。
(3)產品介紹: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睡袋品種亦很多,進口的有德國的BIG PACK,美國的MARMOT,香港的NIKKO,韓國的DONGJIN。這些多是杜邦棉睡袋,普通及高級的都有。國產的多為鴨絨睡袋。普通睡袋一般價格在200~300元,而高級睡袋價格一般在1000元左右。
3. 防潮睡墊
睡墊是一項重要的物品,絕大多數的帳篷都沒有防潮墊,只有隔離層,因而沒有防潮墊是不行的。它起到防潮、隔溫(保暖)、睡眠舒適等作用。睡墊一般分為以下三種:
(1)分類及選擇
A。 充氣墊:可露營及水上使用的兩用墊,橡膠製品。大小上分單人氣墊(圖3-8)、雙人氣墊;式樣上、分椅式氣墊、管式氣墊、合式氣墊、格式氣墊等。由於是橡膠製品,故比較重且易破損,不適合背包旅行。但如果是一般的汽車外出郊遊是不錯的睡墊。單人的價格在60~70元間,雙人在110~120元間。國內主要是一些軍工企業生產。
B。 防潮墊(沙灘墊):國際標准型(長1.8M,寬0.5M,厚0.01M),是用高密海綿製成,圓筒型,單人使用,由於它質輕(僅250g),且防潮,隔溫,柔軟舒適性能等均很好。是野外宿營的必備之物。價格一般在30~40元左右。全年都可使用。
C。 帳篷墊(旅遊休閑墊):一種薄的特製海綿墊,是用新型的PE發泡材料製成,該材料在彈性、抗老化等問題上都比較優越。它一面有反光膜,另一面是彩膜。它的防潮、隔溫及攜帶等性能亦不錯,主要用於鋪帳篷底層,再鋪上防潮墊就更好了。夏季可以直接使用。但在寒冷的高山宿營時一般是兩種並用。目前國內沒有生產。但有一種相似的旅遊休閑墊基本相同,可以代用。尺寸為1.5×1.8M。可供一個帳篷使用。收起來同防潮墊一樣大小。價格在80~110元左右。
(2)使用及保養:這些墊子均是比較容易被刮破的、戳破的,故外出攜帶時應套上相宜的保護套。睡氣墊時不能帶鑰匙(別在皮帶上的)。
4。 野外用枕頭:枕頭可有可無,有即可「高枕無憂」。目前市場上有充氣枕頭買,也是橡膠製品,由於它便於攜帶亦深受廣大露營者的喜愛。價格在10~20元一個。
5。 野外旅行服裝
野外旅行的服裝不論是內衣內褲還是外衣外褲,基本要求是要有保暖、柔軟、透氣透汗、寬松、靜電少等特點,外衣還應該質地耐磨、色彩艷麗、口袋較多等要求。如果在雨季還要考慮有防水的性能。由於旅行服裝品種多樣,個人喜好差別大,選擇時應考慮以下要素:
★ 保暖性:保暖是衣物的第一要求,除冬季外,一般白天的旅行可以穿普通的棉、毛制休閑服裝,要寬松,對襟開,易穿易脫(即易散熱)。冬季應當穿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如羽絨衣、羽絨背心(背心即保暖同時又方便雙手活動)、毛衣、絨衣等。脫穿方法一般用拉鏈(可以快速脫穿),冬季的可以選擇一些套頭式,這樣的保暖性能更好。
★ 透氣與防雨:透氣與防雨性能是一對矛盾,運動中的人體汗水應當及時的透過衣物排除體外,保持代謝功能的正常進行。因而,透氣與吸汗應是選擇衣物的第二要素。一般來說,純棉製品的透氣及吸汗性能都比較好,但它們也沒有防雨功能,有一些高級的登山旅行服裝就具有單向透氣性能,即雨水進不去,而體汗可以排除,但價格比較高。一般情況下可以只考慮透氣及排汗性能,防雨可以交給風雨衣擔當。用這種面料製作的服裝又叫全天候服裝。
★ 多功能性:不論是衣服還是褲子,口袋多是較好的,口袋最好用蓋而不是拉鏈,可以防雨水。口袋多可以裝一些小物品。其他一些多功能是:有腋下排汗口(拉鏈式的);領子帶雨帽的(最新式的是多角度探索帽);袖子可拆式的;褲子腳可以收腳的;衣服可以收腰、收髖(用拉繩)的等等。當然,功能多也要根據需要,不要貪多。
★ 色彩:在叢林中旅行,衣褲色彩的識別性應強烈,這便於相互關照、識別、尋找等,故一般應是鮮艷色,如黃色、紅色、白色、藍色等,如果有一些色彩的搭配,可以進行個體識別。一般情況下不能穿迷或綠色的服裝(動物考察除外)。
★ 注意事項:有些衣褲是不適合野外旅行的,但不少人愛穿,故要特別提出來注意,如牛仔褲、牛仔衣、安綸褲、長裙、真絲衣服等。
產品介紹:目前國際上最有名的戶外活動服裝是用Goer-Tex(美國戈爾公司產品,見後述)等面料製作的服裝,它是一種單向透氣面料,是一種稱為「世紀之布」的發明,其布料在一平方寸上平均有90億個細孔,而每個細孔比一滴小水珠大2萬倍,卻比汗氣份子大700倍,故細孔有單向透氣性能,即汗氣可以透過布料排除衣外,而雨水及風進不去。用這種面料製作的服裝是野外旅行的高檔服裝,當然也很貴,相似的面料還有比利時生產的Sofitex、韓國的Finetex及日本的Gelanots等,也有其他的一些相近的國外品牌的服裝,如奧索卡,NIKKO等,其價格稍低一些。在保暖性面料上,目前國外比較流行的有抓毛布(Polar Fleece),這種面料不起頭,手感柔軟、保暖性高、透氣性好、汗水易散發等優點。
6。 旅行鞋襪:
在戶外旅行,必須穿適腳的旅行鞋襪。一般穿普通的運動膠鞋、旅遊鞋、登山皮鞋等均可。選擇時注意以下幾點要素:
★ 鞋子面料:一般運動鞋有皮革(牛皮、豬皮等)、帆布及其它一些人工合成面料(包括用Goer-tex),皮革面料的保暖、防潮、通氣、護腳等性能都比較好,但比較重。目前一些合成的面料,同樣具有皮革的性能,且重量輕,如一些高級登山鞋。
★ 鞋幫高低:鞋幫的高度有兩個意義,一是保護腳踝不易扭傷,這在一些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走尤其如此,鞋幫高可以保護腳。二是防止異物進入鞋內,如一些昆蟲、有刺的植物種子等。但靈活性不如矮幫的,因而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 鞋底用料:鞋底的厚度及其用料同樣重要,一般無亂石的平坦道路,可以穿一般的薄橡膠底的鞋(即常見的球鞋、膠鞋、旅遊鞋等),如果是有許多的不平的石路或需要攀岩就必須穿厚底的膠鞋或皮鞋,否則,會擀腳,另外,有時在攀登時需要用腳尖登踩上升的支點,故硬鞋底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 尺碼大小:長時間的旅行人的腳會因充血而有所膨脹,因而,在選購鞋子時應當比自己的實際尺碼稍大一些,更不能穿緊腳的鞋。另外,由於冬季在雪山上旅行、露營,如果腳冷,要添加厚的襪子,因而,如果沒有一定的寬松度是不行的。大多少視要個人的情況而定,一般在兩碼以內。另外,一些地方將干辣椒塞在鞋子尖,據說有促進腳尖血液循環,預防凍瘡的作用,不妨試試。
★ 其他設計:鞋底的紋槽也是很講究的,紋槽的橫、弧、園、豎等槽線是起到各個方向的防滑作用,我們可以從這些槽線的布置看出來,總之,槽線的作用是增加鞋子的摩擦作用,包括在泥地里行走。鞋帶的系法常見的是穿孔式,為老式方法,用起來比較麻煩,目前,一般是穿孔與搭扣相結合,腳背部位是穿孔,腳踝以上是搭扣,穿脫都比較簡單。
★ 襪子要求:在外旅行一般穿長筒棉線、毛線襪,這些襪子的吸汗性能比較好,過去的山間旅行者中一般是穿短褲(或燈籠褲)、下穿長筒襪。襪子起碼要帶兩雙以上,
使用與保養:凡是新鞋應在長途旅行前,應試穿一段時間,讓腳同鞋子有一個磨合期,如果發現問題應當及時解決。新鞋在用前可以在鞋內滴幾滴白酒或酒精,可以達到除臭的作用。在旅行時,鞋帶不應系得過緊或過松,應掌握好一個度。上坡及登山時,應緊腳踝部位,而下山及下坡時應緊腳尖部位,道路多碎石時應緊鞋幫部位,以防扭傷腳。道路平坦時應適當放鬆鞋幫,尤其是高幫鞋。鞋子不用時應注意存放在乾爽的地方,如果已經受潮,應先洗凈晾曬干。存放方法還應當在鞋內塞入報紙等填充物,以保持其形狀。
補充―營地鞋:由於長時間的步行,腳部會沖血膨脹,因而到達休息地(露營地)後應及時換成寬大的營地鞋,讓腳部放鬆休息。同時在戶外旅行多少會因露水、水灘等將鞋弄濕,也有必要在露營地換成乾爽的鞋。故外出旅行時最好多帶一雙營地鞋(一般用矮邦輕便的運動鞋)及一雙輕質泡沫塑料涼拖鞋。它們在涉水渡河時,還有重要的作用(後述)。至於其選擇沒有嚴格的標准,備用鞋只須柔軟適腳即可,拖鞋要寬大耐用。因此,一般外出旅行應當帶上三雙鞋。
7。洗漱用具:必須攜帶的洗漱用具有:毛巾(普通毛巾或壓縮毛巾)、牙膏(以小型的為好)、牙刷、肥皂、塑料口杯(最好一物多用),這些東西有些可以大家合帶(牙膏),以減少所帶的物品。
8。自用餐具:外出旅行吃野餐的情況是很多的,所帶的餐具必須要考慮以下要求
(1)重量輕; (2)多用途(便於直接燒煮); (3)堅固耐用。
目前市場上的各種餐具中可以選出適合野外旅行的餐具,建議選擇以下餐具
★不銹鋼餐具:這類餐具的品種很多,建議買一種有長手柄的長方形或圓形的不銹鋼餐具。同時有一種三件套件及多件套(圖3-9),很好用,價格在60~80元之間,進口的要貴得多。
★多用軍用餐具:在許多軍用品商店有售的一種鋁制多用餐具套件,有外燒的鍋可吃飯,還有盛菜的小盤,價格在50元左右。
★不銹鋼保溫飯盒:這種用品不能直接燒煮,但保溫性能好,適用於寒冷的地方使用。
★塑料類餐具:這類餐具重量輕,價格低,但不能燒煮,耐用性差,但作為夏季旅行或者飲用的工具(水杯)亦是很好的。
至於用餐工具一次性衛生筷及不銹鋼勺、叉均可考慮。
9. 個人照明器材:在野外露營必須帶野外照明器具,多用手電筒、蠟燭及頭戴式頭燈等。手電筒使用靈活廣泛,但需佔用一隻手,而頭燈(見圖3-10)可以騰出雙手且所照區域隨視線而動。它們各有所長,在選購時要視情況而定,但應注意體積不應太大,重量不應太重。建議選購塑料(工程塑料)外殼,具有防水性能的電筒,如果是長時間在外旅行,必須考慮帶備用燈泡及電池。另外,手電筒在平常攜帶時應將內裝的電池相互倒裝(即電極相同的對在一起)以免漏電,旋轉開關(如美光電筒)的可以不用。蠟燭是很有用的照明器材,它可以燃燒較長的時間,可以用可樂瓶做一個蠟燭燈,起到防風的作用。如使用手電筒,可在電筒上栓一根尼龍繩套在頭上,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產品介紹:美國美光(MAG-LITF,圖3-11)等電筒是世界上比較有名的手電筒,它以優良的品質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並常同瑞士軍刀一起互為禮品搭配。美光電筒有很多的型號,並搭配各種型號的電池,除可作電筒外,其燈頭取下來套在下面可以作蠟燭燈使用。適合戶外旅行使用的有M2A03H(197元)、M2A11C(230元)等型號,均是用5號電池。一般大商店有售。
10. 身份證件:帶好自己的身份證及工作證件並不是一件多餘的事,如果是團體旅行可以帶上團體開出的證明材料。如果是紙質的證件應當用塑料包裝起來。身份證件應當隨身攜帶,不要放背包內。
11. 遮陽帽頭套:外出旅行應該帶上適合的帽子
★ 遮陽帽(太陽帽):適合夏季使用,最好用長帽沿的太陽帽,色彩應鮮艷。
★ 寬邊遮陽帽:在一些比較熱的地方旅行,可以帶上圓寬邊的遮陽帽,如草帽、充氣帽等。
★ 毛線帽頭套:在冬季旅行當然要帶具有保暖性能的帽子,尤其是在雪山上旅行。可以選擇一些保暖性能好的毛線帽、登山頭套(毛線製品)、風雪帽等。
12。自用葯品
當人們換一個新的地方後,總會因一些水土不服的情況而生病或身體不適,在野外旅行尤其如此,由於人處於運動之中,生理機能對運動及其新的環境的適應程度不同,另外,所去地的自然環境狀況、衛生狀況及飲食條件等因素,這些都對人的生理適應能力是個較大的考驗。精神狀況良好、體質健康、自身免疫能力強的人則不易患病;反之則易於染疾。但不論是何種情況,帶上些備用葯品總是必要的。不要過於輕信自己的體質及對旅行地的判斷。也無須把各種葯品都帶上,以下一份清單供參考,各人應結合自己的常見病及適用葯品而有所選擇
A。感冒葯:如感冒清,牛黃解毒片,黑加白,板蘭根片等。
B。退燒、消炎、抗生素:如乙醯螺旋黴素,APC,清熱消炎膠囊,白炎凈,克感敏。
C。腸胃葯:保濟丸,氟哌酸,黃連素,顛茄片。
D。五官葯:土黴素眼膏,紅黴素眼膏,防裂唇膏(凡士林)。
E。外用葯具:白葯酊,白葯,,綠葯膏,傷濕止痛膏,綳帶,紗布,葯棉。
F。防蟲蛇葯:風油精,清涼油,蛇葯。
G。急用葯品:止痛噴劑。
13。防曬用品:在都市工作生活的人大多在室內工作,少曬太陽。一旦外出就可看出自己皮膚的嬌嫩和脆弱。如果不想皮膚綻裂、陽光灼傷,除了帶遮陽物品外,應帶上一種適合自己的護膚用品。其實人的皮膚對陽光紫外線是可以抵抗的,只須在外出旅行的頭幾天里使用護膚用品,以後可以逐漸不用了(當然人也曬黑了)。目前,國內市場上的護膚用品極多,應選擇經濟適用的護膚防曬用品,如橄欖油、雅芳防曬霜(分15倍,30倍等)。
14。水壺飲料
在外旅行長時間沒有合適的水飲用,是件不可想像的嚴重問題。如果預見到所去的地方缺水,那麼就必須帶水具,對水具的要求應當考慮重量輕、容積大、堅固耐用及保溫性能(夏季除外),目前市場上有如下商品可供選擇
★全不銹鋼保溫水壺:目前市場上的這種水壺很多,有600ml(毫升)、800ml、1200ml等容積的,其保溫性能很好,只是價格較貴。一般在100元至300元。
★軍用兩用水壺:內是水壺,外是一個可用於燒水的容器,腰子形狀很適用於野外旅行。價格也比較合適。
★其他容器:普通玻璃膽水壺、塑料水壺、太空杯、羊皮水壺等都有它們各自的適用用途,目前比較流行的是玻璃鋼飲水瓶(太空杯),很適合各種季節的旅行。帶上一瓶可樂瓶也可以,喝完了裝上水就是儲水工具。
15。 應急食品:外出旅行探險時,可能會因一些原因掉隊、迷途或者自己的肚子比別人先餓了,因而帶上一些應急食品是明智的選擇。應急食品應當少而精。並且熱量高的食品,如牛肉乾、火腿腸、巧克力、魚乾片、壓縮餅乾等,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
16。 打火機:在野外生存除了食物、水外,就是用火了,因此,帶取火工具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是帶打火機(含防風火機)或防風火柴,注意,打火機在不同海拔使用,其火苗大小不同,在高海拔區不如防風火柴好用。
17。 自用汽爐:在國外登山探險比較流行自帶汽爐(又叫瓦斯爐)自煮飯菜。我們平常旅行盡管是集體旅行,自己(或者倆人合帶)應當帶上一套野外旅行汽爐。目前,國內市場上主要有以下一些個人用汽爐:
★ 普通野營汽爐(見圖3-12):電子點火,用普通標准氣瓶(250g),優點是便於攜帶,使用方便,缺點是比較重。價格在60元左右。
★ 折疊式汽爐:同上,優點是便於攜帶,缺點是接氣部位不太好。
★ 進口汽爐(見圖3-13):一般是EPLgas牌子的,是國際上很流行的登山探險用汽爐,優點就不用說了,但進口較少,價格貴,且氣瓶不易更換或補充。
18。小刀具
外出旅行及其探險,沒有刀具是不行的,在外軍中甚至考核只憑一把多功能刀在野外及叢林中生存的本領,可見刀具的作用是很大的。
選擇與使用:在野外旅行探險一般應帶兩把刀,一把大刀(如匕首),一把小刀。這里所指的小刀是可以收折的小刀(即折刀)。目前世界上最有名的小刀是瑞士軍刀,在國內市場上有兩種主要的牌子,一種是威戈(Wenger),一種是維諾斯